天气热成熟快 隆林数万斤优质西红柿急寻“婆家” □ 本报记者 陆照德 文/图
张国良的妻子在地里摘西红柿
近日,本地网络盛传一则消息,称在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有近30亩无公害西红柿亟待出售,正值成熟的西红柿约有3万多斤。5月24日,记者在隆林采访了解到,这个蔬菜基地在者浪乡千金(地名),距县城仅4公里的公路边。那么,优质的西红柿为什么卖不出去呢?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了实地采访。
优质西红柿烂在地里
千金就在隆林县城到者浪乡的公路边,菜地到公路只隔一座小桥。记者采访时,种植者张国送正在路边摆卖西红柿,他的弟媳王女士则在地里采摘西红柿。
“天气热,西红柿熟得很快,但却不好卖,愁呀。”张国送一边接待买主一边对记者感叹。据介绍,这个“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共有近30亩,为者浪乡当地3户农户投资经营,种植着铁红1号、6号、9号三种优质西红柿品种,亩产上万斤,目前熟透的约有3~4万斤。
据张国送介绍,从第一批西红柿成熟上市至今已有近一个月,但西红柿才卖出2万多斤,一斤一块多钱,“初次开发这个基地种植西红柿,租地人工费等各种成本已达16万余元,离赚钱还相当遥远”。
记者在地里发现,大如小拳头的西红柿,王女士几分钟就能摘满两桶有50多斤;另外两种个头小的西红柿,很多已经红透,手一碰,就纷纷掉下烂在地里。王女士没时间管这些,当天早上有个小贩来,要货1000斤,她得赶工采摘,“只能卖一点算一点呗,人工太贵,能自己做的尽量不请人。”
出售速度不及成熟速度
王女士的丈夫张国良腿脚不好,大哥张国送负责送货进城,他就负责在路边看摊子。记者发现,在张家兄弟的路边摊,经常有人来询问、购买,一些散买几斤的顾客,张国良干脆让他们到地里自己摘。
“人来得多,要的数量小,一天大概也能卖千把斤,但这个速度远远赶不上西红柿成熟的速度,烂掉很多。”张国良忧心地说,除了零售、小商贩来批发,他们每天早上都要拿一些到县城的各个粉店去推销,但“产品太单一,不好卖”。
这个蔬菜示范基地,曾迎来各级各单位领导的参观,如今销路出现问题,当地政府媒体也做了不少宣传,“前几天电视台也来拍,网上的消息应该是他们发的吧,我们都不会上网。”张国送说,来自田阳、贵港的客商也来过,最大的一单生意是购买一万斤,他请了30个农民帮摘,实际上没多少赚头。
“做梦都期待客商来买西红柿”
不论零售还是小商贩来进货,张家兄弟的西红柿售价每斤在1元左右,零售最高只卖到1.2元/斤。谈及滞销的原因,张国送认为,本地市场太小,信息不通,“外边的人也不知道我们这儿有西红柿吧”。
但记者观察发现,张家兄弟属于单干,当地蔬菜行业也没有形成规模,没有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经验交流,贮藏保存技术也没有,品种也较为单一。这也是张家兄弟的西红柿销售难,价格没保障的一个因素。
不管怎么说,对于张家兄弟来说,现在把西红柿卖出去是最关键的。“我们的全部精力都耗在这上面了,做梦都期待客商来买我们的西红柿。”张国良说,只要有人愿意来买,“批量大的,价格都好商量。”
尊敬的读者,如您或您的朋友对张家兄弟的西红柿感兴趣,不妨跟他们联系,联系方式: 18278679098(张国良) 13677767078(张国送)。
新闻推荐
隆林各族自治县残联自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项目4年来,通过发放生猪仔等形式,不断加大对残疾人养殖业的扶助力度,让残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据了解,该项目每两...
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林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