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瓦厂“蓝靛”人家

百色早报 2013-02-20 05:23 大字

杨晚济在制作蓝靛。  

驱车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离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驻地9公里的烂木杆村瓦厂屯,在山腰间,数十个“蓝靛井”在阳光的映照下泛出一道道蓝光,杨晚济夫妇正用手中的木棒用力搅拌着井里的蓝靛。

瓦厂屯群众种蓝靛历史悠久

据村民杨成合介绍,瓦厂屯居住的全是苗族同胞,当地苗族民间种蓝靛、制蓝靛汁、染靛的传统工艺世代相传、历史悠久,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蓝靛是种植于山地的一种植物,用来提取染布用的蓝靛汁,是苗族群众用来染布的主要原料。屯里的苗族群众从每年农历3月间,就开始将自己种植的蓝靛草叶采回来,放到特设的“蓝靛井”里制作蓝靛汁。蓝靛草种一年连收三次。一般一株蓝靛草每隔10~15天左右就可以采摘叶子一次,而整株蓝靛到农历9月份就收割完毕(蓝靛草连茎带叶)。蓝靛汁制作方法很简单,把割来的蓝靛草、茎、叶浸于井中,经一昼夜靛质分解,然后将适量的石灰加入水中,用棍棒将水搅打至起泡沫,再将石灰与水调匀,加强其分解靛质能力。约过四五天后,靛质经石灰分解下沉,呈深蓝色胶状,清水隔出,即成蓝靛汁。染布时把蓝靛汁和配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好。蓝靛染成的布料制成衣服,不仅色彩素雅,而且不管穿多久都不会褪色。所以苗族群众在服饰方面,至今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从市场上买来布料,经自己印染缝制而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瓦厂屯苗族群众制作的蓝靛汁除了满足自家染布所需外,还拿到集市上卖,本县的苗族、壮族以及贵州、云南周边县的群众纷纷前来抢购,供不应求。目前,该屯72户中有劳动力的68户都种有蓝靛。一般蓝靛亩产值可达8000至10000元。2012年,仅蓝靛一项,该屯群众收入120多万元。 

制作上乘蓝靛汁需山泉水

据村民介绍,别看蓝靛种植管理粗放,制靛方法简单,但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前些年,有群众看到蓝靛市场广阔,就在水源方便的公路两旁山地扩大蓝靛面积,并就地打井建池制作蓝靛汁。工序流程一样不落,结果制作出来的蓝靛汁总是呈现青蓝状,质量差;而一山之隔的顺着山泉打造的池井制作出来的蓝靛汁质量上乘,深受顾客的青睐。为了弄清原因,杨成合夫妇每次在制靛过程中都先背熟口诀(工艺),然后严格按照制作流程进行操作,结果制作出来的蓝靛汁还是青蓝状。后来,当地群众经过2年的无数次对比试验,最终得出结论是这里的水源有问题,只有用一山之隔的山泉水制作出来的蓝靛汁才是最好的。于是,当地群众就统一对水源方便处的六口蓝靛池井填封,种上蓝靛,转战到水源好的池井进行制作。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就得益于这神奇的山泉水。2012年,杨成合家种植蓝靛2亩多,收入3万多元。如今,该屯已有40多户群众建起了两至三层的楼房。

修通致富路扶持蓝靛产业

为发展壮大瓦厂屯的蓝靛特色产业,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猪场乡党委政府通过筹措扶贫资金,帮助该屯对原有的4.1公里山路进行扩建。谈到屯里水、电、路等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时,杨成合说:“县乡在充分调研了解群众的发展愿望的基础上,帮助梳理发展了思路、目标及措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上支持群众依托自身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活力,我们有信心把传统的苗族民间工艺传承保护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莫彩花  文/图

新闻推荐

鹤城山水美如画□钟定光(隆林)

春风轻拂,树枝含芽,百花含苞,被摧残了一整冬的山山岭岭早早披上色彩纷呈的新衣。怀着对鹤城如画风景的景仰,近日,我们几个朋友就相约上含山顶峰踏早春,观赏鹤城的山山水水,领略大自...

隆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