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移民的新春畅想曲 □本报记者 陆照德 文 /图
坝索移民新村效果图 坝索新村一角
阿冲终于安稳地住进了新房子,虽然房子才建好一层。按当地习俗,他和整个屯的村民一样,直接住进去,在新房子里过蛇年春节。
阿冲今年27岁,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风仁村坝索屯村民,2012年,为了建新房子的事,他两度回到老家。去年11月,房子终于动工了,并在春节前建好了一层。
几年前,阿冲与两位兄长分家后,夫妻俩跟母亲住在一起。“现在国家补助每户5.7万,自己再借一点,新房子再过两个月就能建好了。”他长期以来的一块心病,终于去掉了……
蛇年春节,整个坝索屯50余户移民都沉醉在欢乐之中,屯里的山歌手,你唱我和,畅想他们未来的新生活。
移民曾经的“心病”
坝索屯位于黔桂交界的南盘江畔,属于天生桥国家一级水电站二级站(当地人称一级站为高坝,二级站为低坝)库区移民,1988年就从原址搬迁到田保(地名),全屯几十户人家一直生活在那里,种田地,做点生意,领国家库区生活补助,后来,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挣钱,村民生活还算殷实。
2000年以后,有村民发现村后的山头出现裂痕,裂痕逐渐扩大,村民们担心会发生山体滑坡,多次讨论并上报当地政府。后经政府派员勘测,田保属古滑坡地质灾害区,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对坝索屯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2012年,县里拿出480万元经费用于该屯整体搬迁,惠及该屯50余户200多人。
“以前在广东打工,山体滑坡一直是我们年轻人的一块心病,尤其是雨季,看新闻说哪儿又滑坡了,心里一惊,就赶紧给家里打电话,知道没事才心安。”阿冲说,现在整个屯属二次移民,新村的选址在天生桥水电站工程施工部队的原驻扎地,很稳当,新房开建,大家的“心病”终于去除。
“空降”来的半座房子
大年初四,记者走访坝索新村,就在通往雷公滩的公路边上,一座座新房子昂然屹立路边,而阿甘正骑着摩托车回田保老家,“去洗头,这儿没有水。”阿甘笑着说,领记者进村后,他驱车回山对面的田保,他的新房也建了一层。
整个屯的新房大多都在2012年11月开始施工,工程进度都跟阿甘家不相上下,阿甘跟堂哥阿冲一样,在外打工,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像他们一样。2012年,屯里的年轻人都从各个地方赶回来,建新房,尤其是男青年,都借此机会建属于自己的新房子了。
擅长山歌的王思程在酒桌上不时把酒当歌,山歌主题多是迎接远方来客和歌颂他们的美好生活,他不时夸赞国家政策好,给村里的未婚男青年 “空降”来半座房子(每户国家补助5.7万元,相当于两层半房子的一半造价)。
当天,在县城工作的王炳益也回老家过年,他也和其他村民一样,建两层半的楼房,现在二层即将建好,“在家乡建个房子,过年可以跟父老乡亲住几天,退休后可回来享受山村生活。”王炳益欣喜地说。
村民口中 “政府”一词特亲切
春节期间,坝索屯相当热闹,不光是年轻人都在新房中过年,还有那些来拜年的人,亲戚家建了新房子,赶来拜年道贺一下,屯里的村民也多沾亲带故,邻家有客,大家一起来凑凑,也增加了许多热闹。
今年大家的话题里,总离不开政府。“政府”一词,在当地村民口中极为亲切,先是赞美公路上的那辆运水车,那是政府雇来给村民送水的,每趟约可运送4立方水,50元;村民们没什么意见,“如果没有这辆车,建房子需要的水将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阿冲说,这年头干旱,到河里打水还有好几里路,自个儿请车费用很高。尽管年前政府已经铺设管路到家门口,但水源处尚未打好井,抽河里的水又太远。
“政府”一词之所以特亲切,还有那3米宽的村路,2米宽“家路”(修到家门口),还铺水泥,这些都是王思程山歌里歌颂的内容。
在路边,政府立的一张新村设计效果图,根据该图,新村将保持壮族传统民居依山傍水的居住风俗,新居将保留坡顶屋、青砖、木栏杆等元素。这些当然很对村民的脾气,但最令村民们感到政府亲切的,还在于当地政府承诺,待村民房子建好后,政府会统一购置青砖,送给村民装饰屋顶。
现在,坝索屯村民们又风风火火地继续建造他们的新家了,以迎接他们未来的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目前,金银花产业已逐步成为隆林各族自治县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近两年来,该县共种植金银花2.35万亩,以亩产生花100公斤,收购价格每公斤20元来计算,预计总产值达2000多万...
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林各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