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找水英雄火线入党

广西日报 2010-04-12 22:54 大字

本报记者 曾铁强  本报通讯员 吴俸学 桂振华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30日,在隆林各族自治县蛇场乡3000立方米的蓄水池旁,蛇场乡党委正在为一位青年举行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

宣誓者名叫熊春青。1个多月前,这位80后苗族青年、广西大学毕业的返乡“村官”,与一名伙伴冒着生命危险,勇闯568米深的溶洞禁区,为乡亲们找到了宝贵水源。

从去年8月至今年3月底,蛇场乡没有下过一场雨,马场村的所有水柜全部干涸。该村大坝屯613人、968头牲畜饮水失去保障,17.6万株大棚烟苗无法移栽,516亩烤烟将全部绝收。

大坝屯尽头离村子不远的山脚有个落水洞,又叫马蜂洞。传说洞里有马蜂精,常飞出洞口叼走家禽家畜。上世纪60年代,村里一名壮汉因天气炎热到洞口不远处乘凉,不一会,出来感觉浑身不适,当天夜里便死了。这更为马蜂洞增添了神秘色彩。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如今遇上特大旱灾,为了村里近千口人的生存,马场村委副主任熊春青决定冒险闯“禁区”。老人劝阻:“太危险了,你还是不要进去!”熊春青铿锵回答:“为了找到水源,我不信这个邪!”

2月23日上午10时,熊春青和搭挡——人称“拼命三郎”的蛇场乡烤烟助理陆维然,带着简单设备进洞了。两人行了10多分钟,洞口突然变窄,越往前洞口越小,直到只能容一人躬身前进甚至爬行。他们把尼龙绳两端捆在各自身上,保持距离不被拉开。为防止无法转身回走,两人采取脚在前手在后的退爬方式,在黑暗中一寸一寸地挪动向前。

如果摸中毒蛇毒虫怎么办?如果掉进断崖怎么办?众人屏声静气,焦急的目光投向洞口,为他俩捏一把冷汗。

黑暗的洞中好难爬啊!不足百米竟然用去一个多小时。终于可以直起身子走路了,再走200多米就感觉到脚底的泥湿湿的,再向前便滑滑的。“有水了!”他们一阵欢呼,笑声在洞中回荡。

继续向前又走了200米,淙淙的流水声越来越清晰,终于手电筒的光发生了折射。细看,一潭深水就在眼前。又是一阵欢呼!笑过、跳过、眼泪流过后,两人沿着潭的周围转了一圈又一圈,看不到进水口,可在一个端口能看到碗口粗的一股水斜流向另一个方向。他们终于找到了水源,一个活的水源!

为准确掌握洞深以便铺设抽水管道,回程时他们拉着4米长的尼龙绳边走边量,走出洞口一算:568米!这时已是下午5时40分。他们忘了劳累忘了饥饿,马不停蹄赶到乡里,向党委、政府领导作了详细报告。书记、乡长马上表态:政府出钱购买设备,群众出工投劳,及时把水抽出来。

第三天,机组、电线、水管全部到位。熊春青选了6个精壮青年连同他自己、陆维然一共8人运送物资进洞安装,余下100多劳动力在洞外拉设连接大蓄水池的管道。经过近8小时的努力,供电线路、水泵和所有供水管道全部安装完成。

当电闸合上,手腕粗一股白花花的地下水从管口喷涌而出时,村民们狂呼“有水了!水来了!”一个个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溶洞里的清水日夜不停地抽到蓄水池里。再有半个月,3000立方米的大池就能装满,周围近千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得到了彻底解决,22个大棚17万多株烟苗一个星期后就可以正常移栽。

新闻推荐

百色:满怀激情 豪迈跨越

本报记者徐顺东本报通讯员李红军崔蝎朝10月29日,百色市田阳县中国-东盟(田阳)国际现代农业物流园,几十台工程机械整齐排列,建设者激情满怀等待开工的号令。与此同时,田阳县华润水泥新型干法水...

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林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