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巩固脱贫成果 推动乡村振兴

右江日报 2020-08-11 08:23 大字

本报凌云讯秋来暑未消,但走进凌云却是另一番景象,看最美的浩坤湖、走幽静的乡间小道、住惬意的农家小屋、品浓醇的白毫茶、吃爽滑的米粉、喝鲜美的乌鸡汤……如今,凌云县已晋升“网红打卡地”,广大游客纷纷前来品白毫茶、吃农家小吃、拍美照,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巩固脱贫成果,凌云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统筹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相关项目,集中建设特色产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重点扶持茶叶、桑蚕、油茶、乌鸡、茶乡黄金冠鸡“三张叶子两只鸡”产业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优质蔬菜、优质林果、优质养殖、优质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遍地开花,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239个合作社、16个产业基地、21个脱贫奔康产业园推进“三品一标”工作。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该县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乡村颜值。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主抓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管理“六项重点工作”,着力实施“千万工程”,建设生态宜居“四美乡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彰显乡村生态优势,示范引领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整体推进。

为推动形成文明、敦厚的乡风民风,该县注重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亿元建设或修缮105个行政村活动场所,实现阵地建设标准化全覆盖。全面推行星级化管理,全县有五星级党组织9个、四星级14个、三星级20个。全面开展“乡村振兴·争创五旗”活动,28个村(社区)获得市级授予红旗34面。建设健全了县文化馆、图书馆,制定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制度,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惠及各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以“志智双扶”活动为载体,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起勤劳致富光荣的思想观念,激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创造幸福生活。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传统家庭美德。同时,通过开展“文化下乡、送戏下乡”活动,宣传党的扶贫惠民政策、农村新人新事新风尚,带动村风民风向上向善。□周俊位

新闻推荐

土地生“金”富路宽□牙宏威 韦亚婷

近处,成片的橘子树被累累果实压弯了枝头;远处,一棵棵柠檬树点缀在乱石嶙峋间。微风拂过,树叶摇摆出层层“碧浪”,发出“沙...

凌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凌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