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新农合,看病不用愁□韦付增

右江日报 2020-07-10 08:44 大字

“交了新农合,看病住院没花多少钱。贫困户就医还可以先治疗后付费。”近日,从市医院凌云分院走出来后,陆言如是说。陆言是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陶化村人,今年3月他和妻子到广东打工,6月下旬半夜接到家里来电,被告知9岁的女儿生病住院。

他们夫妇俩连夜赶回家,女儿患的是肺炎,要住院15天。“每天见着账单都是几百上千,担心钱不够,耗不起。”陆言直言,虽然近年来自己挣了点钱,也脱了贫,但是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还有一个儿子在上大学,家里开销大。

“费用1万多元,报销90%,自付部分1000多元。”为女儿办理出院结账时,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陆言一下松了一口气。

“我是2015年脱贫退出户,也为女儿交了医疗保险,但是仍担心医疗费用高,付不起。目前女儿病情已好转出院了,感谢党、政府和悉心照顾的医护人员。”陆言激动地说,好政策减轻了他很大的负担。

在泗城镇旦村村百合屯,村医韦莉娜经常走家串户宣传医疗扶贫政策、为群众测量血压等。她说:“该屯慢性肾脏病患者罗美细每个周都要到医院检查治疗,我去主要叮嘱她按照医生的要求注意饮食、睡眠,严格做好检查、治疗,希望她能健康、幸福。”

今年56岁的罗美细起初是肾结石,后面发展为慢性肾脏病,每个周都要到市医院做血透,“住院报销后,每个月自己至少要花1000元的治疗费用,如果报销没有那么高,就真的看不起病。”罗美细的丈夫说道。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困扰着群众,因病导致贫困的现象也不在少数。为此,凌云县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机制,为贫困群众减负。整合民政、医保、商业保险、医院等部门资源,提高贫困群众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障“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一单式”即时结算服务,让贫困群众省钱省事又省心。

近年来,该县13家公立医院开通贫困户就诊绿色通道,贫困户住院费用或慢性病患者门诊费用个人自付部分分别不超过10%、20%,进一步缓解了贫困群众的就医压力,减少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该县贫困群众29种门诊特殊慢病有2178人次享受慢性病门诊县域内就医“一站式”结算服务,总费用65.03万元,报销57.097万元,报销比例87.80%;全县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医院有4358人次享受住院“一站式”结算服务,住院总费用1627.21万元,报销1498.55万元,报销比例92.09%。

新闻推荐

基层那些“小事儿”□曹泽胜

2019年7月14日,我拖着行李箱踏上动车,转大巴车,一路向桂西北方向奔去,一路过来,山渐渐高,路渐渐陡。来到凌云,这里是个四周...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