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亦甘心夜枕戈” 韦鼎科诗《述志》解析 □戴道华

右江日报 2020-04-09 09:05 大字

长江一带起风波,睡稳舟中意若何?

只为刘蕡文不售,且将祖逖剑重磨。

身应侧耳朝闻鼓,志亦甘心夜枕戈。

万里云山明日至,谁怜游子唱骊歌。

韦鼎科(1853年—1928年),号连三,又号野樵,凌云县泗城街上人。晚清秀才。广东广雅书院肄业。因多次乡试失利,中年移居利周乡(今属田林县),设馆授徒。存诗30余首,余已散失。

这首诗的现代汉语译文如下:长江一带涌起战争的风波,消息传来,稳睡在舟中的我心情是怎样的呢?就像中唐名士刘蕡空有一腔救世之志,写了对策《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却因当权宦官阻挠不能上达文宗皇帝得不到任用一样,只因为乡试失利,我失去了进仕的机会。我打算像祖逖那样,投笔从戎,勤学苦练,拿起武器走向抗敌战场。因此漫漫长夜里,我要随时保持身体的警醒状态,侧耳细听早起的鼓声什么时候响起。既然有了从军的志向,我也就心甘情愿地枕着兵器睡觉,等到天一亮马上开始训练杀敌本领,随时准备上战场。不远万里,穿越连绵群山,明天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可是谁能体会、怜惜游子唱骊歌的感受呢?

首联“长江一带起风波,睡稳舟中意若何”,写作者听到中日甲午战争的消息后的复杂心情。“风波”,此处应是指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引起的震荡。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这场战争,在中国境内的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首句说“长江一带起风波”,要么是作者当时对于地理区域认识之误,要么是因为战争引起的朝野震动波及到长江一带。第二句,根据题注,甲午年日本挑起中日战争后,作者因参加乡试失利,深感无人引荐,报国无门,决心乘船前往广州投笔从戎。所以躺在船上,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心情复杂极了。

颔联“只为刘蕡文不售,且将祖逖剑重磨”,写作者心情复杂的原因。可以想象,当时作者躺在船上,听着江水击船的声音,心潮起伏,想到自己的乡试失利,觉得自己就像博学多才的中唐名士刘蕡因被当权宦官阻挠、对策不能上达文宗皇帝、得不到任用一样,失意的心情是多么苦闷彷徨!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取得积极的结果“且将祖逖剑重磨”。作者决定振作起来,另寻出路,投笔从戎,像祖逖一样,勤练本领,拿起武器走向抵御外辱的抗日战场。

颈联“身应侧耳朝闻鼓,志亦甘心夜枕戈”,写作者设想自己投笔从戎成功后作为一名军人对自身的要求。由此可知,作者这次从军的决心是很大的,心情是很迫切的,对自己的期望是很高的,心理的准备也是很充分的。虽然最终事与愿违(这是后话),但是作者一腔爱国、报国热情是难能可贵的,是具体可感、令人敬佩的。

尾联“万里云山明日至,谁怜游子唱骊歌”,写作者越来越远离家乡的游子愁苦情怀和南下从军的强烈心情。按照清朝科举制度考点的设置,广西的乡试地点应该是桂林。作者从家乡凌云去桂林参加乡试,路途遥远,又前往广州,虽然可以乘船而下,也是很长的行程。说“万里”、说“云山”,其间的艰辛和煎熬是可想而知的。“明日至”,既有即将完成行程的欣慰,又有更加远离家乡的离情别绪。从本联下句可以知道,作者乡试失利后并没有返回家乡,而是直接从桂林南下广州,“游子唱骊歌”,足见投笔从戎的决心之坚,离家别亲的悲苦之重。

这是一首述志的七言律诗,抒写的是作者立志报国的爱国情怀。综观凌云古代诗词,偏居华夏一隅的凌云,这类以爱国为主题的诗词并不多见。因此这首诗也就显得比较特别、比较有价值、比较珍贵了。

本诗典故用得极好。用刘蕡文不售之典,暗合了作者当时乡试失利之事。可以推想,刘蕡治国除弊之策无法上达帝听、经天纬地之才得不到施展、眼见大唐国势江河日下,心中是何等悲凉。作者以此类比,含蓄地表达自己乡试失利、报国无门的悲凉心境,还是蛮贴切的。当然,作为历史上三大政论家之一的刘蕡,不论身份、才情和眼界,都是本诗作者不可比拟的。不过,那种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抗争精神却是古今一脉,大体相同的。用祖逖闻鸡起舞之典,说自己要“剑重磨”,表明作者决心效仿古人投笔从戎、勤练杀敌本领、一展报国雄怀的豪情壮志。由于有典故在此,作者的理想追求、对自身目前状况的清醒认识以及如何达成目标的途径方法等便一目了然,简洁生动而又含蓄有味。

细节对于一首诗词成功写作的重要性不用多言。本诗的细节使用就一处,就是末句的“游子唱骊歌”。这个细节用得很妙,少而精,生动形象,饶有情味。游子本来就饱受别离故土的羁旅之苦,再来个别中之别,不远万里,孤身下广州,前途未卜,这种苦又加重了。那么多那么重的羁旅之苦,游子还“唱骊歌”,还那么义无反顾,这细节又多了一层对比反衬的作用,更加突出了作者投笔从戎的决心和热情。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新闻推荐

壮美茶乡展新颜 凌云县脱贫攻坚成效扫描 □牙宏威

号角起,战鼓擂。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凌云县各族群众扬起...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