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仅有135人的小屯,家家户户崇尚读书,在当地传为佳话 榜样引领 瑶寨书香 □黄元荣 闭祖宝

右江日报 2019-08-28 09:05 大字

“盘古瑶寨春山边,山山岭岭披彩烟,小孩读书成气候,茅坪何处不桃源。”在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兰台村有个盘古瑶寨叫茅坪屯,全屯仅有29户135人,目前在读幼儿园6人、小学21人、初中6人、高中2人,大学毕业2人。近年来,该屯没有一个适龄少年儿童辍学,家家户户崇尚读书,在当地传为佳话。

茅坪屯地处朝里瑶族乡西北部,距乡政府约30公里,是该乡最边远的一个自然屯。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人愿到该屯当老师。为了不让屯里的适龄儿童失学,1994年9月,全屯唯一拥有初中学历的邓文林,被当地教委办聘为临时代课老师。但当时代课教师工资低,每月只有几十元。两年后,已结婚生子的邓文林为了家里生计,放弃了这份工作。

辞职后,邓文林除了种些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外,还发动家人在自家的山地上大种杉木、八角等经济林木,并发动附近的亲戚朋友也纷纷种植。

1998年起,邓文林跟着亲戚到外地的建筑工地打工。由于他能吃苦耐劳,善于学习,一年后,从附工(惑浆、提浆之类)升到主工(砌砖),慢慢地他还自学设计(画图纸)。几年后,他自己组建施工队,帮周边群众建房子。

学历不高的邓文林,在外打工吃了不少苦头,于是他暗暗下决心:不管怎么困难,一定要送子女上学读书。

2000年,邓文林把大女儿邓冬梅送到乡民族学校读书;2002年又把儿子邓成荣送到该校,从此姐弟俩互相关照,互相鼓励。时间一晃而过,2009年8月,邓冬梅以优异成绩被凌云高中录取为高一新生。

当年暑假,邓冬梅和弟弟跟随父母到南宁打工,看见工地上大人们整天顶着烈日,汗流夹背,干的都是苦力活。本想不再读书的她,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继续读书,而且要认真读书,考上大学。

经过三年的苦读,2012年高考,邓冬梅以优异的成绩被玉林师范学院录取;2014年她的弟弟邓成荣也被玉林师范学院录取。高山盘古瑶寨一家出了两位大学生,让瑶胞们羡慕不已。

邓冬梅于2016年大学毕业后在凌云高中任教;其弟弟邓成荣于今年毕业,目前在本县担任特岗教师。

受益于早年跟着邓文林种植经济林木,短短几年时间,全屯29户家家建起了新楼房。而且他们也都向邓文林看齐,坚持送子女上学读书。

“榜样力量催花开,山清水秀凤凰来,要想脱贫来致富,没有文化难发财。”是的,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邓文林一家在茅坪瑶寨所引领的作用,就是一个见证。

新闻推荐

时代精神与情怀书写 读曾平标报告文学《中国桥》 □杨唐唐

曾平标先生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以下简称《中国桥》)获评央视2018年度“中国好书”,此外入...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