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猪”拱出致富路 记凌云县逻楼镇布林村猪倌李华志 □韦付增 韦 轩

右江日报 2019-07-12 09:26 大字

在凌云县逻楼镇布林村,有这么一个人,他敢干敢拼,十几年时间里带动群众修公路,种核桃、牛心李,养山羊……斗天地,战贫困,日子发生巨大变化。他,就是李华志。近两年,李华志又在村里搞起了生猪养殖,且渐有起色。近日,笔者到他的创业基地探了个究竟。

驱车到布林村,沿着水泥硬化路盘旋而下,没多久便看到山沟边一个醒目的蓝色铁皮棚,那便是李华志的生猪养殖棚。到访时,李华志和妻子正给猪群喂食。“喂玉米、谷糠、构树叶等,搞生态养殖,确保好品质才能卖个好价钱。”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2017年,李华志到布林村小河沟流转撂荒的土地,建起栏舍,搞杜东黑猪、野猪以及二代野猪等特色生态养殖。

养殖棚面积1000余平方米,养有母猪40多头,杜东黑猪和白猪80头,二代野猪60多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李华志的养殖场存栏大小猪近200头。为了带动贫困户发展,李华志流转土地种构树、桑树,聘用贫困户到养殖场务工,增加收入。“目前有10多名群众在养殖场里做零工,户均年增收2万元。”李华志说,“建栏舍、租土地、雇零工,共花去50万元。今年开始有效益,目前总收入近7万元。”

李华志的生猪都是生态养殖,从猪仔养到出栏需要八个月左右,肉质好,价格比市场高,但产品走俏,销路根本不用愁。就在笔者到来之前,一位老客户刚拉走野猪两头,养殖场进账5000余元。

“前不久,卖了一批猪仔,收入7000多元。”李华志不仅卖生猪,也卖小猪仔。看到自己亲手搞起来项目有了效益,他心里感到很欣慰:“起初,因为缺钱,老婆对我意见特别大,身边人也不看好,怕搞失败了。”李华志不管闲言闲语,只是更加用心呵护大大小小的猪“宝贝”,遇到攻克不了的技术难题就请教技术人员,查阅资料……边做边学,目前已经掌握了基本防病治病技术。猪圈里,大猪小猪个个活蹦乱跳、身粗腰圆。

“预计今年出栏生猪200头,收入34万元,加上猪仔和林下土鸡等,争取年收入达到50万元。”除了养猪,李华志还在构树、桑园里养殖土鸡,下一步还打算在附近尝试石蛙养殖,依托村里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靠山吃山,一心经营好深山里的“土货”。

在李华志养殖场里务工的贫困户黄胜益说:“李华志有号召力,敢说敢做,跟他干,我们有稳定收入,去年我家还顺利脱了贫。”

干出成效后,村里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李华志的产业中,纷纷以资金、劳力、土地等方式入股,拿到分红,提高收入。“我们也以合作社方式吸纳大家入股发展,壮大生猪养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共同增收。”李华志说。

“他带动贫困户创收,我们支持他把产业做大做强,带富更多农户,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让村里人都过上好日子。”驻布林村第一书记姚棋严如是说。

新闻推荐

泗城镇涉农资金发放率逾99%

本报凌云讯“村干部很早之前就要求我们上报了水稻种植亩数,但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款至今未发放,究竟怎么回事?”7月5日,个...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