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圩场》让读者感受八桂民风民俗 作家罗南:年纪越大故乡就越近
罗南和她的《穿过圩场》本报记者 李宗文 摄
本报讯(记者 李宗文 实习生 白丽华)“我一直觉得故乡与年龄是逆向的,人在年纪还小的时候, 故乡很远,但年纪越大故乡就越近。这里的远和近指的是心理的距离。”近日,作家罗南现身悦心·读书会,在广西图书馆为读者讲解她的散文集《穿过圩场》,关于故乡的解读勾起了读者的乡愁。这部作品曾经获得去年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穿过圩场》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书中,罗南描述了自己的出生地桂西北凌云县山逻街。从书中感受到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作者的童年经历和生活,一条“Y”字形的街对作者也是一个饱含情感而分外亲切的地方,这里生活着一群富有生气的人物,这里所有的元素都溶化在罗南的文字当中,影响着她认知世界的方式。
“书中有作者对亲友及乡邻的真情的描绘,也有她对故人挥之不去的悲悯情节,《穿过圩场》 写得非常内敛,文字非常朴实,然而非常有力量。”主持嘉宾王迅如是评价《穿过圩场》。
罗南回忆,小时候的自己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在她的记忆里童年和少年几乎是没有声音的,她的世界里更多的是别人的声音,“这些声音来自我们的亲人、街坊、邻居。生活在这条街上的人,都是亲戚,我与他们就像一颗老树长出来的枝蔓,我们彼此熟悉,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透明的,就像一条流过的水,流过每个人的脚边,谁都看得见,摸得着。”
罗南说,那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近。后来,工作的繁忙和心态的浮躁让她顾不上很多事,有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无暇想起山逻街的人,但是人渐渐进入中年之后,山逻街在自己的记忆里却越来越清晰,那些远去的面孔,远去的生活片断会不时地出现在脑海里,甚至于有一天自己站在街头,看着身旁的车水马龙,突然看见小时候的自己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过,于是就有了这本散文集的题目《穿过圩场》。
新闻推荐
是寻着千年州府的足迹认识凌云的,也是沿着古道来到凌云的,那是上十辈子先祖用草鞋、用破衣衫、用担子、用两只脚,从湖南...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