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扶贫扶志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右江日报 2019-01-06 11:13 大字

本报凌云讯2018年以来,凌云县以培育“五最”新型农民为抓手,以脱贫攻坚宣传“八个一”活动、“瑶家夜校”为载体,扎实开展“五大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破除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开展脱贫攻坚“八个一”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文化活动中心等平台,扎实开展“一个广播响起来、一座舞台跳起来、一间书屋用起来、一群宣讲员讲起来、一场百家宴聚起来、一个篮球场动起来、一张网络连起来、一个宣传栏公示起来”的“八个一”活动。以“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脱贫光荣自尊教育”五大教育为主题,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内外结合、上下联动、重点突出的宣传,在全县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出台《凌云县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产业扶贫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兑现产业奖补7223户(次)2296.22万元,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动力有效激发。通过政策鼓励,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1.2万亩,油茶种植面积27.1万亩,桑园种植面积7.6万亩。2018年产干茶5503吨,产值4.9082亿元;销售鲜茧8.7万担,产值2.14亿元;产干油茶籽1.152万吨,产值3.9亿元,辐射带动全县30000余人实现自我发展增收。

开展培育“五最”新型农民活动。出台“五最”新型农民活动评比方案,对获县级称号的给予10000元奖励、乡镇级称号给予1000元奖励、村级称号给予200元奖励。全县8个乡镇评选出20位“五最”新型农民,并颁发“五最”新型农民荣誉证书,形成了贫困户你追我赶自主脱贫新局面。在加强扶贫政策宣传的同时,该县还利用深圳市盐田区对口帮扶平台,加强与相关企业联系,结合企业岗位要求和贫困劳动力自身文化程度,采取订单式培训,两年来共培训4387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万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1.13亿元。

开展“瑶家夜校”宣讲活动。每个月开展1次“瑶家夜校”宣讲活动,通过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推动理论宣传教育在基层全覆盖。开展惠民政策大宣传活动,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对扶贫惠民政策的知晓率。结合劳动力转移就业奖补政策,利用市、县优质职业技术学校资源,送教到村进行技能培训,鼓励剩余劳动力积极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开办特少数民族班,设立民族教育发展基金,用优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郁再传

新闻推荐

《右江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闭祖宝

认识《右江日报》是很久以前了,1983年5月的一天,我的父亲带着我走访曾在凌云县伶站公社做通讯员并几次到朝里大队采访...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