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洪瑶族乡推出多种产业扶贫模式

右江日报 2018-06-12 10:41 大字

本报凌云讯今年以来,凌云县玉洪瑶族乡充分依托该乡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优化茶叶、油茶、桑蚕、沙糖桔、乌鸡等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创新推出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乡党委+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党支部”三级党组织战斗堡垒。

以点带面奋力创建党建示范带。采取“支部+基地+农户”“党员+基地+农户”等形式,打造“东兰—那力—合祥—八里—乐里”党建示范带,产业覆盖种桑养蚕、沙糖桔种植、生猪养殖、乌鸡养殖等。该乡党委、政府通过项目推动、技术服务、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形式,为党员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因村施策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发挥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一是多方面、多渠道向上级争取帮扶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如乐里村利用县委组织部50万元帮扶资金建造规模生猪养殖基地、八里村争取得到深圳对口帮扶资金建造标准蚕房,再通过外租收取租金方式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各村结合实际,利用地理、交通、区位优势盘活集体闲置资源(废弃房屋、闲置土地等),引入资金和项目,采取入股分红和收取租赁承包费等多种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伟利村、玉保村、那力村等通过老村部出租、村集体土地流转等方式盘活集体资产,预计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万元;三是发展村级合作组织。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形式,通过资金、技术、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积极组织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精准脱贫培训活动,对全乡农村干部、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及各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到外地参观学习,帮助他们换脑筋、拓思路、长见识,掌握更多致富信息和实用技能,增强他们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引导致富带头人根据自身特长、产业基础和带动能力,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与贫困群众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帮助贫困群众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致富方向,带领群众致富。成立“土专家”“田秀才”服务团,采取“技术+”的方式,通过举办田间课堂、现场培训等方式,为贫困群众提供品种改良、技术指导等服务,以农教农,使贫困群众掌握致富技能。□牙宏威

新闻推荐

朝里瑶族乡评审10余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本报凌云讯为进一步推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5月30日,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召开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评审会,对...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