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变身“种菜王” ——记百色市脱贫攻坚典型、凌云县泗城镇上蒙村自主脱贫户陆文球 □本报记者 喻武强 通讯员 罗希海

右江日报 2018-05-22 09:11 大字
 

进入四月的每一个清晨,凌云县泗城镇上蒙村中蒙屯村民陆文球夫妇都早早起床,披着朝露,忙碌在自家的菜园子里:早上4点多到地里摘菜,6点多将采摘好的蔬菜装框运到县城卖,每天卖菜的收入近百元。靠着种植蔬菜,勤劳的陆文球光荣脱了贫。

为照顾家庭回乡创业

近日,记者前往中蒙屯采访。雨后的中蒙屯,流水潺潺,空气清新,薄雾缭绕,装饰一新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陆文球的家就在这个美丽的寨子里。

记者见到陆文球时,他正在村头小河边的大棚蔬菜基地里护理蔬菜。今年39岁的陆文球,因两个小孩读高中致家庭贫困,在2015年脱贫攻坚贫困户精准识别中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03年,我们夫妻俩去广东打工,刚去几个月,就接到家里老父亲的电话,说小孩太调皮,希望我们回来管管。”接到这个消息,陆文球和妻子商量,认为远离家乡务工虽然有一定的收入,但照顾不了孩子,会留下“后遗症”。“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不好好教育引导,会耽误她们一辈子,找得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陆文球说,于是夫妻俩从广东弃工返乡。

“打工仔”变身“种菜王”

“外出打工,一个月有3000多元。回来后该干什么?”陆文球告诉记者,回家后,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村子里的群众大部分种油茶、八角,不种菜,吃蔬菜还要到市场上买。于是,陆文球把房前屋后的土地开发种植蔬菜。“我种植的都是绿色生态蔬菜,顾客买了都说好吃,每当蔬菜运到市场上,很快就被抢光了。”陆文球说,小菜园成了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

发现种植蔬菜可能成为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后,陆文球便开始增加品种,扩大种植规模,由房前屋后发展到田间地头,把空闲田全部用来种植蔬菜。“种蔬菜每年收入三万多元,比种稻谷划算得多。”调整种植结构喜获增收后的陆文球对发展蔬菜产业有了底气。

“蔬菜晚上或者凌晨采收才新鲜,顾客才愿意买。还有,蔬菜一旦成熟就得及时采收,不能拖延,否则蔬菜变老就卖不了好价钱,同时也影响到下一批的产量,损失可大了。”陆文球道出了种菜的艰辛和一般人不知晓的卖菜秘诀。他说,要货的商贩多的时候,夫妻俩经常从晚上八、九点一直忙到第二天天亮,一晚上最多可以采收700多斤蔬菜。一大早,先用摩托车为商贩送货,再将部分蔬菜运到市场自己销售,卖完菜回到家吃完午饭,休息两个多小时又要到地里管护蔬菜。起早摸黑、吃苦耐劳是陆文球种植蔬菜增收的真实写照。

“我自己的田地全部用来种植蔬菜还供不应求,后来就租了村民的5亩良田扩大种植规模,聘请村子里的几个农户帮忙管理,每个月按时为他们发工资,让大家都有收入。”种植面积的扩大,陆文球一家人忙不过来,寨上的几个村民成了他长期聘请的工人,他也成为家喻户晓的“菜”老板。

发挥专长助力村集体经济

过去上街买菜,今朝街上卖菜,陆文球夫妻种植蔬菜,效益一年比一年好,随后村民纷纷效仿,屯里种植的蔬菜超百亩,过去的闲田如今变成“钱田”。由于品质好,口碑好,上蒙蔬菜已成为深受客户青睐的绿色生态品牌,十分畅销。

今年,村“两委”决定发展蔬菜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陆文球被聘为技术员。“上蒙村自然资源禀赋好,群众基础不错,陆文球又是村里的老菜农,懂技术、勤奋、踏实肯干,由他负责带动大家一起干,村里的产业会做得有声有色。”驻村第一书记杨洋胸有成竹地说。

如今,陆文球在村里的蔬菜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种植管护,每个月有4000元的收入。妻子韦春秋在基地做工每月也有2500元。“当初靠种菜脱了贫,现如今我还想靠种菜致富奔小康!”陆文球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深山土地能“生金”□本报记者 阮晓宁 文/图

平林村新貌。平林村位于凌云县泗城镇东北部,从县城到村里,水泥路一路盘旋到山顶又盘旋而下。采访当日恰逢天空下着...

凌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凌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