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规划引领 强力推进 ——百色创建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区系列报道之一

右江日报 2018-01-16 09:34 大字

编者按

一直以来,百色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继芒果产业之后推进产业扶贫、产业富民、推动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和手段,大力推动油茶产业与***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区,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百色市荣获“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市”称号。目前,百色的油茶产业发展如何?在***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还有哪些发展瓶颈待突破?未来又将如何走向……这一系列的课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期,本报组织记者深入百色各地油茶山林、企业,采访农户、加工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人员,为百色油茶产业发展作实录和探讨。

“5亩老油茶林已进行低产林改造,今年油茶收入15000元……”盘算一年的收入,凌云县加尤镇央里村标村屯里的贫困户谭炳青喜上眉梢。靠着油茶帮扶政策和自己勤劳的双手,谭炳青去年摘掉了“穷帽”。

截至2017年10月,全市已有1.3054万户贫困户5.2188万贫困人口像谭炳青一样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实现了脱贫。

依托优势以规划引领油茶产业发展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其主要产品——茶油,因特有的低碘值,稳定性较其他食用油更好,易保管,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被称为“油中之王”。在适宜区域大量种植可起到抵御风灾、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油茶具有栽植管理粗放、生产成本低、单位面积产油量高、油品质量优良、不与传统农业争地、市场需求大和生态效益好等优势,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发展油茶产业,不仅能增加绿化,保持水土,助力生态平衡,同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积极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百色种植油茶历史悠久,面积大且分布广,但长期以来,囿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支撑不强、产品加工滞后等原因,导致产业经营效益差,经济效益低,产业助促农增收成效不明显,做优做强百色油茶产业十分必要。近年来,随着“绿色、保健”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有“油王”美誉的茶油受到人们的青睐。2015年在全市开展***调查摸底过程中,拥有油茶生产种植面积的贫困户54466户中95%的贫困户强烈要求各级政府实施油茶***。专家反复论证后,一致认为油茶产业在百色市产业***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

针对油茶种植户的强烈愿望,立足本地特色优势,结合产业发展扶贫策略,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全市促农增收助推产业***的重大产业之一的重要决定,为山区、林区和贫困地区的群众打造扶贫攻坚利器。出台了《百色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百色市山茶油产业***示范区实施方案》,科学确定适宜本地油茶产业发展的模式、思路以及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间要求。明确到2020年,全市油茶面积达200万亩,其中亩产油30公斤以上高产高效林面积达10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达30万吨,年总产值153.6亿元,实现贫困农户54466户、贫困人口216670人通过油茶产业人均增收1487.3元,建成可借鉴推广、可参考复制的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区。各县(市、区)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制定本县(市、区)2016-2020年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使全市油茶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更具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高位推动掀起油茶产业“革命”

百色市油茶产业得到了国家林业局、自治区领导和有关厅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国家林业局先后7次组织领导专家到百色实地调研指导,充分肯定了百色做法,同意支持百色市开展“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区”建设,并把12个县(市、区)全列为油茶特色产业扶持县份。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作出“要把百色市油茶产业做优做强,做出品牌”的重要批示,自治区林业厅领导、专家经常深入百色市实地指导。

2015年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油茶产业“革命”在老区大地掀起。百色市将发展油茶产业列入各年度绩效考评内容,把油茶发展与扶贫攻坚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检查、一并考核。成立市油茶产业发展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指挥长,专门设立指挥部办公室,配备10名专职人员,各县(市、区)相应设立专门领导及工作机构,形成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格局。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分析会、年度动员总结大会,按计划步骤,及时有效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在各级领导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百色市油茶产业从林业部门推广油茶种植的“独角戏”中走出来,演变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促,贫困户共建共享的油茶产业发展“大合唱”。目前,全市农村涉及150.62万亩油茶面积的31.6万户、62万劳动力(其中贫困户54466户108957个劳动力)均不同程度地投入到油茶生产中,外出务工的贫困农民工纷纷自发返回家乡参与油茶新种和低改生产。2017年,全市完成油茶低改面积14.27万亩,完成新种面积8.0206万亩,油茶面积达169.61万亩,并荣获“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市”称号。

打“组合拳”推动油茶产业与扶贫深度融合

百色市通过政府引导、金融支持、合作社带动、能人帮扶等举措,打好油茶产业发展“组合拳”,推动油茶产业与扶贫深度融合。市级财政分别安排2016、2017年度山茶油产业发展专项扶贫资金1200万元、1000万元;12个县(市、区)分别制定山茶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制定下发多个优惠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油茶产业扶贫。市林业局与百色市农业银行共同下发了“油茶贷”扶贫文件,给予在册贫困户每户五万元无抵押贷款,2017年1至9月农行共发放贫困户贷款674户,5050万元;给予油茶合作社贷款2675万元;给予参与油茶产业开发扶贫企业6家贷款1256万元。水利部门将油茶“双高”示范基地建设的水肥滴灌工程列入水利部门重点支持项目,交通部门将油茶生产区贫困村的村级道路建设全部列入重点建设工程。

百色建鑫、田东增年、田东龙行、田阳金坤、田林康益、百色壮丽茶油科技等7家本地油茶企业主动融入扶贫攻坚,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参与油茶产业扶贫开发。全市已成立市级油茶生产协会一家、市级油茶专业合作联社一家,成立县级油茶合作联社4家,自然村屯油茶专业合作社72家,村级油茶协会一家。带动贫困农户2118户、7186人,参与油茶经营面积2.74万亩。同时,百色市还组织有技术的专家、有经济实力的能人、有意向参加山茶油开发的富裕户、党员采取“一对一”或“一带多”的方式助推贫困户油茶产业发展,带动2161户贫困户、7717人贫困人口推进油茶产业扶贫。目前,全市已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多部门、多行业、多角度、全方位参与推动油茶产业***的大格局。

新闻推荐

高铁物流让凌云白毫茶香飘港澳

本报讯(记者陆军安通讯员李芹)12月19日12时,经过20个小时运行,发自1300公里之外的凌云白毫茶通过高铁无轨站送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凌云县高铁无轨站成立并实现成网运营一周年之际,当地茶叶通过...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