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夯实基层基础保障 规范村级权力运行 ——凌云县推进村级组织基础保障工作综述

右江日报 2017-05-07 04:15 大字
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喻云林到凌云县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晓春到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检查指导脱贫工作。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杨春庭到凌云县加尤镇百陇村调研。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戴翔到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宣传扶贫新政策。县四家班子领导到场指导新建村部选址工作。“茶乡旗帜工程”全面启动。社区“两委”干部接待群众正常化。开展组织生活。村干部年度考核。凌云县“一心三线”党建示范带示意图。加西村标准化集体蚕房基地。值班制度规范化。新建的泗城镇西秀村村部。新建的沙里瑶族乡沙里村活动场所。新建的下甲镇加西村村级活动场所。

近年来,凌云县在自治区党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抓实基础保障作为提升村级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关键举措,紧紧围绕“四突出”,狠抓基础,规范运行,最大效益发挥了村级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村级基础保障工作成效不断显现,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突出高标准,确保硬件完善。2016年至2018年,该县预计先后投入近1亿元村级活动场所专项建设资金,对硬件配置不达标的村级组织,因地制宜进行规范建设。目前,外观大气、功能完善、群众满意度高的村级活动场所已成为凌云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一是选址新建。对有必要且具备条件重新选址新建村级服务中心的行政村(社区),统一选址新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服务便民的要求,在选址上,新址离群众活动密集区不能超过1500米,必须通水、通电、通村级水泥路和互联网;在建设规模上,每个村的办公用房占地面积不低于1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功能室不低于“六有”(即有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幸福家园、综治调解室、“农事村办”工作室、会议室);有条件的村(社区)可适当增加“乡贤会”等配套组织设置功能室,真正实现美观与实用完美融合。二是原址修缮。对没有必要或不具备条件新建活动场所的行政村(社区),充分整合利用农村各类资源就地修缮,做到建设“五统一”(即统一立面装修,统一配套设施,统一设置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和宣传栏,统一制作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标牌,统一制度上墙),实现“六个一”标准(即一栋综合楼、一个篮球场、一个戏台、一个宣传栏、一支篮球队、一支文艺队)。三是资源置换。对不必要新建、修缮但配套功能不齐全的,将闲置的村五保楼、小学教学点改造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与村卫生室、幸福家园、文体活动中心等进行整合建设,扩大建筑面积,增加服务功能,真正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村“两委”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综合阵地。

突出严要求,确保健强队伍。以开展“脱贫攻坚先锋行”活动为总方向,及时调整充实队伍力量,确保村级队伍能干事、干成事、能扛事、不出事。一是选优配强班子。结合今年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全盘谋划,精细选拔,进一步修订完善《凌云县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5544”工作法》,明确换届推荐村“两委”班子候选人中,具备“品德高尚、热心公益、能力突出、敢于担当、廉洁自律”等5种表现的优先推选;存在“政治立场不坚定、触犯法律被处理、党纪政纪受处分、考核考评不达标、丧失行为能力”等5种情形的不能推选;存在“理想信念缺失、履职能力不强、道德品行失范、私心杂念较重”等4种情况的不宜推选;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素质提升机制、报酬待遇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4种机制,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供制度保障,确保能将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二是提高待遇。今年初,该县全面落实村(社区)干部工龄工资新办法,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机制。明确定员全额补贴村(社区)干部年度考评为优秀等次的,从次年起月增资15元;合格的,从次年起月增资10元,切实将村(社区)定员全额补贴干部待遇从原来的1000元提高到1400至1960元不等,绩效奖励从原来最高的2000元提高到8000元,并为每名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全面激发了村干部队伍的内生动力,确保村“两委”招得来人、留得住人,实现了村干部干有希望、退有保障。三是强化后备力量。为进一步配强村级后备干部,全面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该县重点从回乡创业青年、致富能手、复转军人、退休干部等优秀人才中,按照基层党组织书记1:2、委员1:1的比例培养建立后备人才库。同时,结合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从各村择优选拔有文化、熟电脑的110名年轻有为的同志担任村级扶贫专干,在抓好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上,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为今年村级“两委”换届奠定了人才基础。

突出新常态,确保运行规范。该县坚持把规范化运行作为村级基础保障工作的关键举措来抓,全县村级组织形象不断提升,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一是管理制度规范化。以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为总抓手,统一制定制度并上墙,统一制作村级活动台账4卡16册,确保村级“三会一课”正常开展。建立村级财产管理制度,切实防止村级资产流失和随意出售、出租、抵押、转让等现象发生。出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考评办法,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二是运行功能规范化。建立了村级值班制度,明确轮值坐班人员为村定工、半定工干部和村支书(主任)助理,确保每天有1名以上村干部在岗值班;在有条件的村率先推行村民事务网格化管理机制,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位,将行政村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点设网格长,负责收集村民事务综合信息,并向村级网格工作站、乡镇网格服务中心层层上报办理,实现村民事务一网覆盖。三是服务流程规范化。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提级改造“农事村办”服务平台,将村“两委”班子为群众服务的事项项目化、具体化,明确每个村1~2名村“两委”干部担任事务代办领办员。2016年来,对26个“农事村办”服务站点进行提级改造,村“两委”干部共为群众代办事项1000多件,公开议事200多件。

突出新载体,确保服务优质。坚持把强化服务作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落脚点来抓,基层组织设置新方式、新平台,在服务脱贫攻坚上发挥了有效作用。一是优化组织设置。打造“一心三线”党建示范带,以县城为中心,以环浩坤湖片区、改革式扶贫示范带、陇雅村和茶山为主线,把单一的党组织服务打造成为带状的服务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亮点散而不聚的问题;挂牌成立产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环浩坤湖片区联合党委,实现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开展“茶乡旗帜工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了一批“陇雅式”党(总)支部和“天来式”村党(总)支部书记。二是激活乡村治理。探索“村两委+乡贤”工作新途径,采取“乡贤会+监督”“乡贤会+文化”“乡贤会+产业”等形式,结合“四议两公开”,让乡贤会参与监督村务工作,切实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民主决策和监督管理水平;针对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的实际,组建乡贤会文艺队,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农村道德讲堂”建设活动,关怀资助特困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引导乡贤回乡发展产业,建立合作社,采取帮助贫困群众担保融资、入股分红等措施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是发展集体经济。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该县在53个贫困村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通过集中购买商铺转租经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等形式,先期投入500万元,在全县打造10个养殖基地,按照现代生态养殖要求建设,每个基地建设标准生态猪舍中(高)架网床500平方米、标准鸡舍3500平方米以上,配套完善相关设施设备,积极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同时,转变无偿发放桑枝、烟苗等农资产品的扶持方式,把农资供给有偿纳入村级集体经济进行滚动经营,“输血”变“造血”,切实培大育强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脱贫攻坚自主化发展。

(本版文字、图片均由凌云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凌云加尤至玉洪三级公路正式开工

本报凌云讯近日,凌云县加尤(百陇)至玉洪(四合头)三级公路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是凌云县“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位于加尤镇百陇村和玉洪瑶族乡玉保村境内,全长32公里,项目计划总投...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