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山里的宜居乡村 ——“美丽百色”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 岑辉铭 通讯员 董淳林文/图

右江日报 2017-04-29 15:03 大字
加西村村部办公楼。

汽车在凌云县南部山区崇山峻岭间缓慢盘行,坐在车上让人不由得昏昏欲睡,突然,汽车停了下来,我们睁开眼,不由得惊叫了起来,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大村子,同行的凌云县乡村办的同志说,这就是加西村。

我们的睡意顿时全消,赶紧下车一个劲的拍照,仿佛要把满眼的美景尽收到相机里去。村头最抢眼的是一栋漂亮又不失庄重的村民服务大楼(即村部),中间主楼三层两侧裙楼两层,楼顶皆盖红色琉璃瓦,楼房不高却很宽敞,楼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里有草坪、花圃、球场和各类健身设施。走进村里,街道十分干净,两旁的民居全是小楼,风格各异,要说相同的也有,那就是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小垃圾桶,都种有花花草草,有的户门前还建有小鱼塘,水里锦鳞游泳,煞是生动。在村里走着走着,我们忽然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对,怎么没见鸡鸭猪羊在村里跑呢?凌云乡村办的同志告诉我们,这些过去放养的禽畜现在都圈养了。

回到村部,我们看见一块自治区“五星级党支部”的牌子。凌云乡村办的同志介绍说,近年来,加西村党支部大力组织群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从2012年起,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引导村民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将水田改造发展种桑养蚕。经过3年努力,全村种桑面积达2000亩,有192户参与;建有蚕房128座,一万余平方米。2016年为全村带来500多万元的收入,户均3万余元,多的达8万元,直接带动45户贫困户194人脱贫。种桑养蚕成为加西村“一村一品”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该村已成为凌云县乃至百色市的桑蚕生产示范基地,去年产值达400多万元。同时,为改善灌区的灌溉条件,满足群众的生产需求,去年凌云县投入财政资金400万元,实施下甲镇九洞、加西和彩架3个灌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新建农田灌溉主渠3540米,修复主渠660米,铺设管道3100米,硬化分支渠道12公里。项目完成后,有效改善了灌区灌溉面积3040亩。

目前在村里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发桑蚕生产基地,并鼓励贫困户发展肉鸭、猪、鸡等养殖项目,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村里就有100多户村民建起了新房。现在,在政府的扶持下,村里新建了2条屯级路、5条生产路,硬化了5条道路,实现了全村20户以上的屯全面通硬化路。在村屯硬化绿化方面,对4个自然屯进行了硬化和绿化。投入69.37万元兴建村公共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老人活动中心,治理农村垃圾。投入12万元绿化加屯、西屯村庄环境,在加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在西屯安装太阳能路灯21盏。加西村正以越来越美丽的形象大步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道上。

新闻推荐

伶站瑶族乡对脱贫攻坚再部署再推进

本报凌云讯4月10日上午,凌云县伶站瑶族乡召集后援帮扶单位领导、驻村工作指导员,乡中学、中心校负责人,各小学校长,该乡全体帮扶干部,各村扶贫专干,第一书记100多人,对全乡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