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留在村里也有奔头” ——自治区财政厅对口帮扶凌云纪实

广西日报 2017-01-12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陈 强 通讯员 杨通站

1月日,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陶化村的洼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牧草,与周边山岭上的一片枯黄形成鲜明对比。

“如果不是孙书记带领,我们谁都没想到这荒地还能派上大用场!”村民韦小弟正忙着在牧草地旁修建养鸡场和养鱼池。此前,这块洼地因旱季缺水、雨天内涝一直荒着。

他所说的孙书记,是自治区财政厅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孙涛。陶化村地处典型的石漠化山区,人均耕地极少。从石头缝里刨食的青壮年村民,大多靠外出打工谋生。去年自治区财政厅联系帮扶陶化村后,孙涛与村民们经过考察调研,选定在洼地种植耐旱涝的牧草、发展食草类养殖产业的路子。

这样一来,村民们能在家门口搞产业了。“留在村里也有奔头!”刚刚结束打工生涯、回村签下竹鼠养殖承包协议的村民陆志令说。

自年自治区财政厅帮扶凌云县以来,“留在村里也有奔头”的事例还有很多。

帮扶伊始,自治区财政厅派人详细了解凌云县的基本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分析总结凌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

针对凌云县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位规划,并结合凌云县发展战略定位,自治区财政厅提出“财源培植、助农增收、民生保障、基础提升”四大帮扶工作思路。根据扶贫联系村实际,提出“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科技培训、基层组织建设”五大帮扶措施。形成了一手抓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一手抓定点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帮扶工作格局。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财政厅联系帮扶下伞村、上伞村、金保村、陇照村、陇浩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三五”开局,又新增联系帮扶那留村、陶化村、初化村、双达村、腰马村和后龙村。这新增帮扶的6个村有3个地处石漠化片区,贫困发生率为.6%。

面对这样的“硬骨头”,自治区财政厅在开展帮扶时,着手增添贫困村发展内力、锁定产业脱贫做文章。依托本地特色种养,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引进农业企业,探索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促使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助推精准脱贫向纵深发展。

目前,6个贫困村共成立合作社个,因地制宜发展油茶、巨菌草、芒果、大青枣及其他特色项目种植,发展黄牛、竹鼠、土猪、土鸡、麻鸭等特色养殖,带动多户贫困户参与脱贫产业。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劳务收入、参加养殖项目、获得政策性补贴等多个渠道,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多元。

此外,这些贫困村的居住条件也得到大幅改善。1年时间内,先后完成了后龙村和陶化村两个屯的整屯搬迁工作,改善了多户贫困户的生存条件。同时,对六个贫困村水、电、路、住房等公共生产、生活设施也完成了相应的提升工程。

统计数据显示,年来,自治区财政厅帮扶凌云县完成乡村道路硬化公里、修建公共饮水设施1.3万处、新建学校6个、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6个,帮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增长到现在的元。目前,上伞村、下伞村、金保村、陇照村、陇浩村、那留村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双达、腰马两个村今年也有望脱贫摘帽。

新闻推荐

凌云一日内两辆汽车自燃 交警提醒:冬季不要忽视车辆保养

车辆被烧毁“在这么冷的天气里,碰到汽车自燃是件稀罕的事。”1月8日,在凌云县发生了两起汽车自燃事故,所幸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反倒引起了在场群众的议论。当日时许,凌云县沙里派出所交警中队接到报...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