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老去的龙洞鼓掌 ——读萧国盏散文《老去的龙洞》 □吴文卿(凌云)

百色早报 2016-05-11 10:07 大字

 

“龙洞作为曾经的避难之所,已经不再满足他们对都市生活的追求,他们开始抛弃了这片曾经给他们喘息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向着都市的繁华而去……”直白的叙述,穿越时间长河的回想,独特的视角,这是百色籍作家萧国盏的散文《老去的龙洞》。

龙洞是凌云县的一个古老的村落,这是一篇关于龙洞的游记,此前本土作者关于龙洞的数篇文章我都曾拜读,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在此且探讨下萧国盏《老去的龙洞》引起读者关注的缘由。

新颖的立意。它和其他游记散文最大的不同是独到的思想认识。作者不拘泥于对老去的村落的凭吊和缅怀,而从“乱世居乡,盛世居城”

 

的角度跳出俗套,让人从村落的破败中看到社会繁荣进步的景象。作者从当地的语言习惯中的“本地人”和“客人”之分,想到民族大迁徙的另一种现象,那就是自然的回流,由此推断“这些高山居民最初定居在这穷乡僻壤的原因,是为了躲避战乱和灾荒。”将基调定位于龙洞的祖先选择定居于此是无奈之举。写龙洞的祖先在高山上艰难耕耘,形成独有的生活方式,渐渐地形成了高山民居这一个特定文化人群和文化现象。但又不着墨过多,笔触一转而至当今生活,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使得这里的年轻人开始激情壮志地追求更美好的都市生活,这里作为曾经的避难之所,自然就不能再满足他们对新生活的追求,那么离开便成为自然。这里从先进和落后,新和旧的自然衍变间,将社会进步和人们追求进步的正能量适时地亮了出来。

沉稳的叙述。从一开篇的“艳阳高照,驱散了冬日的寒冷,照得全身暖烘烘的。眼前的山谷里,瓦房高低错落,水塘罗列,果树夹杂其中,远处的草地上有羊群和牛群交替着走过……”到“尚有几户人家留守在村中,这些房子,还保存着高山居民的风格和特点,木板墙、竹编墙、木阁楼、木楼梯……”作者的叙述始终保持着平静和顺的语调,让读者不自觉地跟着他的笔端在龙洞徜徉,思绪在乱世和盛世间穿梭交替。“这片曾经给他们喘息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就像一个老人,随着喧嚣的冷却而渐渐的老去,对于这种必然应该感到庆幸而不是悲哀。”将龙洞比喻成老人,破败甚至最终泯灭都成了自然规律,不必逆转也不可逆转。就像是一个人的成长般,社会发展至今时今日,文明安定成了主旋律,和谐发展成了大家共同的追求,我们确实应该为不再似先人那般遭受战乱灾荒之苦而感到庆幸,应该为老去的龙洞,为现下的幸福生活鼓掌!

新闻推荐

购买土地未确权 起诉维权遭驳回

本报凌云讯

 

 

姚某欲在自己2年前购买的土地上建房屋时,却发现该土地已被他人占用。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姚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原状。日前...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