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代重建接龙桥碑记□杨光茂 文/图

百色早报 2015-09-18 02:26 大字

接龙桥重建接龙桥碑记  

在凌云县博物馆门前的碑廊里,遗存有一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古石碑,碑名为“重建接龙桥碑记”, 碑高154厘米,宽90厘米,厚17厘米,碑上的文字大部分已模糊不清。碑文的内容是:清雍正甲寅年(1734年),接龙桥遭洪水冲毁,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泗城府的群众捐钱捐物,群策群力重建接龙桥。桥修好后,为了铭记此次修桥的原因、过程及捐助者的姓名,特立此碑于桥头。

接龙桥位于凌云县城北东风社区,据《凌云县志》记载:接龙桥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最初为泗城州第十八代土官岑继禄修建,原为木桥,清雍正甲寅年(1734年)遭洪水冲毁,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这次重修桥身也是木桥,但用石板深埋加固桥基,清嘉庆年间改为石板桥,清同治十年(1871年),泗城府知府朱腾伟添建石桥墩和木栏杆。清同治十年(1871年)以后,接龙桥又经历几次重修,到1981年,县政府用钢筋水泥加固桥墩,在原来24块石板桥面上加固桥面,并建水流花窗栏杆。1983年,接龙桥由凌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接龙桥共5墩6孔,全长36米,高5米,宽2.3米,是凌云县城的交通要道。

该碑刻对研究接龙桥的历史有价值,碑的全文如下(原文无标点):

重建接龙桥碑记

盖闻今来古往,废兴循环,乃自然之理也。斯桥当县北要渡,东达兰阳,北通黔省,客商往来,与夫负荷采樵者,一日之间,不知凡几,洵为泗治咽喉之区,土司邦伯,以凌霄、迎晖二山并峙,水从中流而若断焉,特设一桥以接气脉,因名曰接龙桥。斯桥之初兴也,创自康熙之辛亥,历雍正甲寅年间,遭洪波冲毁,转瞬成空,斯桥废矣,夫石体虽刚而不能联络为一,故谨宜于缓蓄之河,而岂宜于山涧之水哉。

余会中诸友,叹斯津之久旷,嗟要渡之难虚,相其形势,变其机宜,排成七空,概以坚木为之,下凿石板而深埋之,夫上既相联,下復深瘗,又何患洪波之泛涨,巨木之摧冲乎?仍以接龙名焉,盖不忘所自者也,已非斯桥之复兴者乎。爰约会中友人,各预捐资购料,然后修缘簿遍告同志,复承各官以及军士客民共相捐助,共计一百六十余金,日逐所需人士,俱各拔弟子侄,齐心手动肩挑,日夕不懈,自上年冬末起工,至甲戊暮春,方幸落成。所有助过工金、官衔名号数目合敬勒石,以垂不朽。

乾隆十九年岁次甲戍季春日上浣彀旦立

捐款人名单

为首:陆四维、黎德、李力、黄琼、周宗康等45人(略)

信官:泗城府正堂管右营副总府李、西隆州正堂郭、凌云县正堂王、署西隆州正堂李、泗城府经厅张、右营总部马、凌云县捕厅张,以上共捐银十八两三钱七分。

信士:荣辉堂、翁昌店、潘君辅、何大源、黄正邑等120余人(略)

碑文第一段讲述了接龙桥的历史、修建原因;第二段讲述了接龙桥的修建过程;落款后附上捐助者的名单和财物数额。其中,碑文第一段在介绍接龙桥名称的来历时,是这样叙述的:“以凌霄、迎晖二山并峙,水从中流而若断焉,特设一桥以接气脉,因名曰接龙桥。”意思是:泗水河从凌云县城的凌霄山、迎晖山中间流过,似乎两山之间的气脉断了,建一座桥将两山的气脉连接起来,所以叫做“接龙桥”。

接龙桥是凌云县城泗水河上一座很古老的桥,据凌云史料记载:接龙桥西侧的迎晖山,高峻崔巍,山上树木丛林,苍翠欲滴,山下河水清清,碧波粼粼,河畔房舍林立,人来人往,每当旭日东升,人们从桥上走过,山影、树影、人影倒映在水中,恰似踏着山峰行,好一幅绝妙佳景。若登山远眺,地上山水辉映,犹如“地上有个凌云、水中有个山城”,置身此景,让人心旷神怡。人们给此处美景取名为“迎晖晓旭”, “迎晖晓旭”是古时凌云县城的八大景点之一。

新闻推荐

警犬“壮壮”显威 一案件迅速告破

本报凌云讯 日前,警犬“壮壮”协助凌云警方快速破获一起非法持有枪支案。凌云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在工作中获知,该县泗城...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