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汪甸瑶族乡的自我蜕变□黄程桂 杨通永 蒙韦迪 黄天成 文/图

百色早报 2014-11-04 03:25 大字

林下养鸡产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黄柏榕 摄  

隆百高速公路劈山而过、南昆铁路破境而出、324国道横贯全乡。汪甸,大西南出海通道的一个重镇,与凌云县、田林县毗邻,是“三县(区)九乡(镇)”边贸集结中心。这里山奇水秀,这里民族多元,这里资源丰富,这里米酒香甜……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环山公路上行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来到右江区汪甸瑶族乡伟弄村伟弄屯瑶寨。站在山坳口,遥望山间,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八角林、油茶林、杉木林生机盎然。绿树环绕中,一栋栋崭新的楼房隐约露出她们美丽的身影。瑶寨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潘安顺也不禁感慨万千。

潘安顺说:“以前瑶寨很穷,因为地处边远,农民只能靠原始耕种方式来维持最基本生活,缺衣少食,每赶一次街,都要走6个小时以上的山路。”伟弄屯位于右江区北部山区,海拔近千米,与凌云县接壤,距离百色城区70公里。无路,贫穷、落后曾经困扰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人。

群众出行不方便,党委政府记心间、抓手上。通过贫困村整村推进、“一事一议”等一系列扶贫项目的实施,伟弄屯通屯道路及屯内道路得到硬化,群众不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伟弄瑶寨的发展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变迁,见证了国家民族政策的丰硕成果,是党领导人民走上富裕道路的一个缩影。10年来,汪甸瑶族乡先后实施了13个村1233户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成6个通电项目;建成通村水泥路、通屯公路共26条178公里;完成“一事一议”项目8个,完成沼气池、人畜饮水工程、水利渠道新建与改建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一批,瑶乡的发展正日新月异。

移民搬迁,“搬”出好生活

汪甸瑶族乡是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二、三期移民搬迁安置第二大乡镇,自2002年底搬迁安置工作启动以来,全乡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的方针政策,以只争朝夕、全力以赴的精神,完成15个移民点的搬迁工程,十年时间,移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现在我们生活比以前好得多啦,有摩托车啊,有些家也有小车啦……大家有楼房住,有收入,生活不用担心了。”汪甸瑶族乡两琶村村民黄建东说。

漫步汪甸瑶族乡两琶村,一栋栋高大漂亮的小洋楼整齐排列,一条条平坦干净的通屯水泥路纵横交错,小孩子骑着自行车自由嬉戏,老人妇女围坐在自家门前悠闲地拉着家常,开心、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搬迁了,移民的生活过得更滋润。他们的钱从何来?

据了解,目前汪甸瑶族乡已完成全乡15个移民点搬迁和1029户住房建设任务;完善各移民点场地平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资金2326万元。“经过这十年建设,群众基本上住的都是楼房,家家都有摩托车、电视机,屯屯修建水泥路,比以前好多啦。”汪甸瑶族乡两琶村支书黄茂玖说道。

移民安置不仅要使村民搬得出、稳得住,更重要的是要取得发展。“在产业调整方面,紧紧依靠芒果主打品牌来提高群众收入。”黄茂玖说。

在政府的引导下,移民依靠种植芒果逐步走上致富的道路。汪甸瑶族乡通过加强移民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和后期扶贫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共兑现移民后扶资金2074.5万元。借助坡改梯项目在两琶村大琶屯完成2700亩坡耕地改造,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筹集资金500万元,发展“芒果——林下养鸡”立体农业产业,2013年末已栽植优良芒果苗17500余棵,预计年产值可达20万元。

山,不再是那座贫穷的大山

汪甸瑶族乡依托山林多、交通便利的特点,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多样性养殖产业,通过龙头带动、政策扶持、科学引领等措施,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目前,该乡的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养殖业鼓起了“钱袋子”。

笔者在汪甸瑶族乡那高林下养鸡示范基地看到,十几个养殖大棚分别坐落在山腰的密林之间,饲养员正忙着给鸡棚里的鸡喂食。这个基地的负责人说,2013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为了鼓励群众发展林下养殖的积极性,乡政府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帮助农户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原来这里是四个棚的规模,在乡府的引导下,现在发展到十几个棚,年出栏率10万羽。通过跟华润集团合作,价格保底,市场稳定,收入也好啦,生活也比以前好得多。”汪甸瑶族乡养鸡专业户黄国丰说。

为了让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汪甸瑶族乡从抓基础、打品牌入手,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股份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和引进更多企业参与农产品开发和畜牧养殖,使畜牧养殖业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近年来,汪甸瑶族乡把林下养鸡作为“一乡一品”产业进行重点打造,目前已建成8个集中区,全乡共有220户年出栏万羽规模的养鸡专业户。2014年1至9月,全乡累计出栏肉鸡600万羽,是2004年全年出栏12万羽的50倍;同时,该乡还着重发展生猪、山羊、竹鼠等特色养殖,全乡共发展长平福平、喜乡那稿、塘兴百根三个规模养猪场,2013年,全乡共出栏肉猪4.2万头,比2004年的1.6万头增长了162.5%,全乡生态山羊、山竹鼠存栏达到10000只以上,养殖业逐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地还是那块地,但农民已变身“双薪族”

农村土地流转是盘活土地资源、激活农村生产要素的重要途径。2012年以来,汪甸瑶族乡结合华润集团土地流转项目的发展规划,引导农民相继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流转到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让土地流转挣“活钱”,农民变身“双薪族”。

走进神奇秀美的汪甸瑶族乡,一路上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和右江区许多乡镇一样,甘蔗是田地里最常见的农作物,也是该乡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全乡甘蔗种植面积已达到 4.25万亩。面对着“一庶独大”、经济结构单一的产业瓶颈,如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大幅度提高土地种植效益?如保把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种植中解放出来?成为当地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来说,土地流转一直是乡里探索研究的一个方向,它对整个农业的发展,对土地流出方和流入方都非常的有利,在推进土地流转步伐的同时,通过依法监管、科学运行等有效手段,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双丰收”。截至今年9月,全乡已组织实施土地流转项目6万多亩。”汪甸瑶族乡副乡长陈现说。

土地流转出去了,但农民的收入并未减少反而增加。

“我家有四亩地,老板来租地,每年能拿到6000元租金,又可以为老板打工,有两份收入,每年可以赚到两万多。”塘兴村村民陆凤珠说。

像陆凤珠这样尝到甜头的人还有很多,过去土地挣不了钱不说,赶上农忙时间,在外打工的家人还得回来帮忙。“土地流转对农民来说很好,老板来承包,老公可以在外面放心的赚钱,不用担心家里面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塘兴村村民甘玉妹说。

如今,在汪甸瑶族乡,越来越多的农民把自家的承包地流转给公司经营,而且土地流转的方式已深入山林流转、果园流转、坡地流转等多方面。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适度集中,不仅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而且农民也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流转为农民铺平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好山、好水、好政策,引凤还巢

日前,笔者在汪甸瑶族乡美达(百捷)电子厂看到,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工人们正一字排开,忙碌着加工各类电子元件。绕线、电喷、焊接,井然有序,场面并不亚于沿海一带的工厂,让人吃惊这是在深山里的汪甸瑶族乡。谈起自己一手创办的工厂,曾经也打工多年的汪甸村村民罗延延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罗延延,汪甸瑶族乡美达(百捷)电子厂创始人、厂长。“2010年,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办这个厂,现在有员工300多人,下一步要扩大规模,解决农民工务工500人以上。”罗延延说。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政府也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农村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了快车道。汪甸瑶族乡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纷纷返乡,在家门口自办工厂。一批木材加工厂、电子元件厂等家门口小微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就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返乡农民工罗延延的成功创业,是一个打工农民敢想敢拼的励志历程,同时也是汪甸瑶族乡着眼农村经济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一个缩影。

汪甸瑶族乡充分发挥交通相对便利、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当地经济能人和外地投资商,陆续建成云盛油脂厂、鸿升油脂厂、下塘软木制品厂、下塘芒果加工厂、富鑫木材加工厂等项目。同时,多举措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目前,全乡个体工商户有餐饮、零售、美容美发、汽车、摩托车修理等各行各业共429户。

新闻推荐

这样过校庆很难忘 □本报记者 李海雁 通讯员 杨通站 文/图

“看谁跑得快”“看看这幅画画得怎样”    &...

凌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凌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