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千年榕树与驿道古韵(下)

百色早报 2013-10-15 04:36 大字

千年榕树与驿道古韵(下)□本报记者 陈伟玲通讯员 杨通站 邓明升文/图榕树下成为人们纳凉的好去处  

六品屯,是凌云县玉洪瑶族乡和祥村的一个屯,是古代乃至现代凌云县与乐业县货物人畜往来的必经之地,因此留下许多故事和传说。六品人称,这是当地文化的由来。

对于66岁的莫志新来说,他是从祖父辈那里听来的这段历史,祖父又是从祖父的祖父那里听来的。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在口口相传中故事不免多了些宿命论色彩。但也就是这种口述历史,使得这段故事没有被时间洪流淹没,时间一长,形成了六品人的精神信仰。他们相信树有灵、人有品,敬仰天地,勤劳致富、诚恳做人、不贪念、不偏见;他们相信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家里再穷也不穷读书,孩子再懒也不懒认字。

老妇的惩戒

话说,第一批淘宝者兄弟俩之所以找到宝藏,按照老妇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两人买物品作了法。然而,当他们跑出去后,细数自己拿到的钱,才发现这个钱正好够自己花去的本钱。两人不甘心,再次来到龙川想请老妇,结果老妇不允。

原来老妇事先已跟兄弟俩说好了,让兄弟俩雇顶轿子,把自己一起抬回去挖宝。挖到宝藏后,她只要那只金鸡,其它的都归兄弟俩所有。但贪念作怪的兄弟俩背信弃义,半夜自己跑去挖宝,结果遭了天谴。对于兄弟俩的再次到来,老妇并不奇怪。她对俩人说,你们太贪,心肠不好,我要是跟你们回去,恐怕会在半路被你们害命。然后,把兄弟俩扫地出门。从此,宝藏再次被埋葬,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外来者的脚步和目光。然而,莫志新说:“我们不会去找这个东西的。”首先,宝藏存不存在谁都不敢保证。最重要的是,村里人都相信做人要脚踏实地、诚实守信不贪心。

莫志新说,寨子(屯)里的人勤劳,这是毋容置疑的。“不劳动就没有吃的。”莫志新说,六品人靠种玉米为生。但为了日子过得更好,人们发挥聪明才智,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种桔子、板栗等经济作物,增加收入。80年代后,人们又开始种植茶叶和八角。六品屯正好傍依在布柳河边,人们农闲时还会下河捕鱼。1992年,靠着勤劳的双手,六品屯开始全屯改造,告别了茅草房的日子,进入了红砖青瓦时代。记者从玉洪瑶族乡乡政府了解到,六品屯是该乡最早自己完成茅草房改造的村屯。如今,村民们有了钱,又把红砖青瓦房推倒,一栋栋崭新的小别墅林立而起。

“六品”的来由

然而说起“六品”这个寨子(屯)的名字,莫志新说这并不是原名,而与一个人有关。大约是明清时,驿站所在地名叫禄炳。一个不知名的六品官员来到驿站,在此歇息,病亡并安葬于此。“后来,大家就把这里改作‘六品\’。”莫志新说,人们认为六品官员安息于此,把文品和官运带来给了驿站,为了纪念他并且讨个吉祥,大家就把“禄炳”改为“六品”。

大家都认为六品从此开始有了书和文的气息,学习和读书的氛围格外浓。“我们那时读书时的生活费一个月是6块钱。”数目上看似不多,但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对家庭子女较多的莫家来说却不是个小数目。“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即便如此,莫志新父母还是坚持把7个孩子送去读书。“我大哥今年82岁了。”他大哥小的时候在私塾里读书。莫志新说,父母跟村里人一样,都相信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即使日子过得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读书。兄弟们通过读书都有了出息,莫志新也曾是一名村官,曾任该乡党委副书记,如今退休在家安享天年了。

老一辈是如此刻苦读书,年轻人也不例外。“现在我们这个寨子(屯)一共有112人,有16个大学生,2个上了名牌大学。”说到此,屯支书杨启清不免生出自豪感来。

前人种树后人纳凉

“我去凌云读书也是走这条路的。”对于凌乐古道,莫志新有着深厚的感情。1947年出生的莫志新,10多岁开始走这条古道。在公路开通前,此古道一直是凌乐两地人物流通的必经之道。大榕树下就成了来往商人歇脚乘凉和谈天说地的好去处,莫志新也是在此听外来者讲述各地见闻和风情,“繁华景象不减当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公路开通后,古道渐渐地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当地人农耕时留下的脚印,还有一棵长青的大榕树。

大榕树主干周长18.5米,12~13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围绕一圈。树叶长青,枝干呈圆形向外扩张,目前占地面积约为4亩,远看像一座小山。如此高大的榕树究竟有多大树龄,村子里的老人没一个能讲清楚,也没有文本记载。“从三四岁有记忆开始,树就是那么大了。”莫志新说,他的祖先是黄氏没落后才迁来的,关于榕树的来历也是靠祖辈的口口相传。早在黄氏姐妹还经营着宿店接待过往商客时或之前,一个生意人从天等挑货物来卖。榕树就是他带来的,也是他种下的。生意人来回几次经过驿站休息时,发现驿站太热,人多,又没遮阴乘凉的地方。于是,他再一次从天等过来到驿站停歇的时候,担子里就多了一样东西——一棵小榕树苗。随后,生意人就把榕树种在驿站旁。榕树越长越大,为过往人们遮阴挡阳。

杨启清说:“老人们都说,在天等的一口水井里,每年都有一天会倒影出这棵树的影子。”然而究竟是天等何处的哪一口井,没有人说得清楚。村里人也许正是铭记了生意人这种前人种树后人纳凉的奉献精神,为表达敬佩和感激之情,而把树神化了。从而告诫人们要知道感恩,学会饮水思源。

为表达对榕树的感激之情,祈求福泽和安康,六品人甚至周边的村寨都会在每年的特定时日不约而同地来到树底下焚香祭拜。同时,相约在树底下做饭聚餐。这种活动,不仅加强了村民之间的交流,还使得相互之间感情深厚,邻里关系十分和谐。

“大家都觉得这是棵神树,都不会去伤害它的。”杨启清说,村民们口头立下协议,不管榕树长多大都不会去伤害它,遮阴挡到庄稼时,户主自觉退耕护树。正是这种自觉的保护行为,使得榕树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过老的枝干自然掉落在地上与落叶一起归根,滋润整棵大树以及周围的生态。

新闻推荐

凌云县三星塔 □杨光茂 文/图 (凌云)

三星塔  凌云县三星塔位于凌云县图书馆北侧,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重建于2009年。重建后的三星塔采用传统寺塔风格建造,塔座长宽各11.2米,高1.8米,塔身7层高 21.6米,塔...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