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杨可: 每一次微小的公益,都是对雷锋精神最好的注解

百色早报 2013-03-06 05:20 大字

杨可和他的学生在一起  

雷锋是我们这些“80后”从小就熟悉的榜样,在我心中,“雷锋精神”就是奉献精神,“做好事”是我们通常对雷锋精神最朴素的理解。自己不期望能与雷锋相提并论,但是会在自己的公益道路上一直这样为瑶寨孩子的明天而努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的外壳会不断改变,但他的内核却是永恒的。

从一个人的善行,到不同群体的热心,再到全民公益。雷锋精神逐渐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尤其在网络时代,“微公益”成为延续雷锋精神生命力的很好表达,每一次微小的公益,都是对雷锋精神最好的注解,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参加公益活动不需要理由,也无需觊觎那些华丽的花环,我们要做的只是简单的好事,只是呈现出作为人的基本底色——善良。

画外音:“3·5”对于杨可有着特殊的意义。2005年3月5日,他背着行囊来到了凌云瑶寨,成了凌云县伶站瑶族乡伶站中学的一名教师,在那里,他一待就是8年。8年里,他踏遍了当地每一个瑶寨,穿坏了40双鞋,以一己之力为瑶寨孩子募集250万元善款。尽管流下过眼泪,失去过爱情,至今没有存款,但他书写了不一样的青春。

在瑶寨里,大家叫他“爱心大使”、“活雷锋”,他也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三季度网络人物。

新闻推荐

24岁年轻母亲脑部长有“定时炸弹” 无钱再动手术急盼救助□本报记者 闭遗升 通讯员 隆文斌 文/图

困难无助的吴山青(右)一家人  “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我正在想办法,我们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5月9日上午记者走进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20号病房时,听到了...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