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活百年不是梦 ——凌云县百岁老人长寿探秘 □本报记者 赵燕妮 通讯员 杨通站 谢再腾 文/图

百色早报 2012-07-04 06:08 大字

112岁的罗妈那(左)和二儿子在一起。 102岁的罗大妹在抽水烟。 103岁的韦玉吉在自制调味品。  

90岁到99岁的老人有376人,百岁以上老人有25人,年龄最大的百岁老人有3人,达到了112岁!据近期公布的凌云县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该县总人口19.55万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有25人,占总人口比例12.3/10万,大大超过了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的存活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7/10万和7.5/10万的标准。

“凌云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高达78.22岁,远超过全国平均预期72.5岁的比例。”记者从凌云县老龄办获悉,目前凌云县向中国老年学学会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人活百年,是人类千百年的梦想。那么,百岁老人长寿经都有些什么?记者日前赴凌云县采访了解到,老寿星们保持健康长寿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心静平和的寿星

112岁,这可是整个凌云县最老的长寿星。112岁的罗妈那尤其懂得“养气”:不轻易说话,接人待物多用面部表情。记者见到她时,老人正坐在屋里凝神静坐,见记者过去,她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许多人看来,罗妈那的生活自年轻时就不如意。年轻时,罗妈那被自己的外公卖给临村的梁家当媳妇。丈夫年龄比她大10多岁。23岁那年,罗妈那生下大儿子,后来又陆续为梁家生了3个男孩和2个女孩。大儿子今年已88岁,因为种种原因未娶,如今孑然一身住在五保村里。从年轻到年老,罗妈那没享过多少福,在80、90岁时虽然不用再做很重的力气活,但是打猪菜、收拾屋子、照顾儿孙这些活每天都是免不了的。在罗妈那家里,记者见不到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的踪影。从旁人口中得知,对于享用现代电器、外出旅游种种现代东西,因为儿子、女儿都没有能力,罗妈那也就没有体验过。

如果是常人,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总会暗自忧愁,相比他人的富足生活也总会自怨自艾。但是,罗妈那却没有这样。她知足常乐,心静平和地接受着一切,没有埋怨过命运。

如今,112岁的罗妈那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梳头发,能够思维清晰地与人交流。“我每餐吃一碗煮得软软的米饭,最喜欢喝半肥半瘦猪肉炖的汤。”罗妈那说,现在她睡觉的时间都比较长,一般是晚上8、9点睡,早上11点起来。每年,感觉最热闹的时候是杀年猪,那时候整村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很开心。

“我这头发在70岁的时候开始变白。”罗妈那用手拨开头发给记者看。记者看到,她的头发并没有全白,白发中还有着不少黑发。“头发没白完,还有不少黑发呢!”记者告诉罗妈那,老寿星开心地笑了起来。

乐观地面对人生,这就是罗妈那112岁依然气健神闲的养生经。

闲不住的寿星

见到罗大妹时,记者吃了一惊:102岁的她正在一楼天井处烧火,用瓦煲给儿子煲药。她动作敏捷,耳聪目明,语言流畅。“二楼我自己随便走上去。”罗大妹指了指楼房。

“老人家,你每餐的饭量如何?”记者问。

“我每餐吃一碗干饭。如果是稀饭的话,得吃两碗。”罗大妹伸出两个指头,咧开嘴笑了起来,语言中透出一丝自信与自豪。

这时候,老人身边放着的水烟筒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不由问道:“老人家,你抽水烟吗?”“是啊,这水烟抽了几十年了,丢不了。”罗大妹拿起水烟筒,拨弄了一下烟丝,用火塘里的火把烟点着,便“咕咕”地抽起来。

罗大妹还是大姑娘时便开始抽水烟,并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抽。不过这不是鸦片,不会抽垮身体的。是鸦片的话,可千万抽不得。”罗大妹回忆起一件事:还在解放前,村子里有个人因为抽鸦片背过气去,家人痛哭几天后把他安葬。可就在掩埋之时,他缓过气来了,在棺材里大喊大叫……“差一点点,这人就被埋了。”老人连连说,“可见抽鸦片对身体危害太大了,人一上瘾真会抽到丢命。”

“以前,结婚时还唱山歌呢。”罗大妹说,结婚时,丈夫给她家送来的彩礼是60斤米、60斤肉,还有两套缝制的衣服。结婚后,丈夫对她一直很好,两人生了4个儿子3个女儿,几十年来从没吵过嘴更没打过架,只可惜20多年前丈夫去世了,没能像她这样享子孙福。“大儿子读得成书,在税务部门当了干部。另外几个小孩,不好好读书,去学校的时候,半路跑去摘果,结果就没读得成书。”罗大妹说,7个儿女如今在世的有4人,大儿子退休了住在乡里,她来和大儿子一起住。老人凡事都看得开,对于儿孙,她从不打骂,“有时说说他们,入不入心由他们。如果说了不听,骂他们又有什么用?”

这时,有人提议让老人唱首山歌来听。没想到,一直健谈的罗大妹却害羞起来,连声说:“年轻人才唱歌呢,我这么老就不唱了,要不年轻人得笑话我了。”

“我现在还可以穿针,自己缝补衣服。”罗大妹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以前去打猪菜、种田、砍柴,样样农活都做。“闲下来就觉得身体难受。”这不,大儿子身体不适,她做母亲的便动手烧火给儿子熬药。

罗大妹的闲不住还表现在关心各种时事。“现在的假酒会害死人,这些我都听说了。还是自己酿的米酒安全,但是,也不能喝太多。”罗大妹说,她平常也喝些自酿的米酒,不过量不多,每次也就一两匙羹。

饮食离不开姜葱蒜的寿星

“我的命书找不见了,是放在箩筐里被大水冲走的。如果我的命书还在,就可以证明我的年龄比户口本上的年龄还要大。”韦玉吉一听到记者问起他的年龄,便着急地说。韦玉吉说的“命书”,是当地家庭记录小孩子出生年月及时辰的纸书。

韦玉吉的父亲很早便过世了,母亲拉扯着他极其艰难。后来,母亲改嫁又生了3个妹妹,家庭条件就更苦了。这时,当地一个家境富足的姑娘相中了既高大帅气又老实本分的韦玉吉,于是便叫媒人去提亲,韦玉吉答应下来,做了上门女婿。

韦玉吉一惯与人为善,从来不和别人争吵。年轻时,吃苦耐劳的他在当地是有名的。在村里,比赛砍柴他得第一,比赛种田他是第一,比赛挖土他也是第一。“那时候我的饭量很大,一餐可以吃1.5斤的糯米,粘米可以吃1斤。不过,以前干重活多,现在坐久了腰会痛,有点后患。”韦玉吉比划着腰部说,现在他除了在家里看看电视,也经常在家门口散散步,腰痛的时候就上床休息。

韦玉吉有4个小孩,两男两女,正好是两个“好”字。儿女们对老人都很孝顺,老人和小儿子一家一起住,儿媳妇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让老人心清气爽。“80岁之前我还经常抽烟,80岁之后,我戒烟了,就一直没抽过。”韦玉吉如今身体依然很硬朗,他平常坚持做些轻微的家务活,如剥瓜苗、扫地、做菜等。说起做菜,韦玉吉少不了使用姜葱蒜,现在他最喜欢吃的是鸡蛋粥,“把鸡蛋打碎了放进粥里一起煮,再放些姜丝、葱花,很好吃。”老人介绍,他还自己制作了一种调味品,每餐吃饭时都要放两匙羹,这样吃起来才香甜。

老人自制的调味品是什么?记者特意向老人打探。老人拿出了当天早上刚做好的调味品。闻起来,味道很香,乍一看,黑乎乎的看不出是什么原料。老人笑着告诉记者,这些调味品的主要原料有猪黄喉、猪肺、猪血、姜、蒜,制作时,先把这些原料剁得碎碎的,再加入酱油用热油炒熟就可以了。老人每次炒一锅贮存在玻璃瓶里,吃饭时,就用匙羹舀两匙捞到饭里或粥里混着吃。

除了给自己的饭菜加“料”,老人家平常还喜欢喝蛤蚧酒。“每次只喝一两匙羹,但对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很有帮助,喝了之后觉得整个身体血流舒畅了。”韦玉吉说。

新闻推荐

村民家中藏枪支民警搜查有战果

本报凌云讯   笔者从凌云县公安部门获悉,该县逻楼派出所民警近日根据群众举报,破获了一起非法持有枪支案, 缴获自制砂枪2支、少量黑火药和钢珠若干。日...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