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唱灯戏□田宗乾 姚春艳

右江日报 2020-07-09 08:43 大字

乐业唱灯又名灯戏,于清嘉庆年间从贵州传入,后不断吸取当地舞龙踩灯等民间歌舞习俗,并吸收了乐业当地民歌和民间巫师的一些唱腔来演唱故事,逐渐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乐业各地逢年正月初二至十五均有耍灯庆贺新春的习俗,后来逐渐加进民歌、小调及简单的戏剧情节、表演艺术而成戏。

乐业唱灯戏以“三小戏”为主,行当可细分为:正生、老生、正旦、花旦、闺门旦、老旦、褶子丑、烂衣丑、衣官丑、老丑等。乐业唱灯戏的主要道具是扇子和手帕,传统剧目有60多个,用西南官话来演唱,唱词为上下句结构,多数为五字、七字、十字句,也有长短句。唱腔部分分“正板”和“小调”两类。正板类以“正板”为主,是灯戏的主要唱腔。“正板”包括“生腔正板”“旦腔正板”“丑腔正板”和“正板喜腔”“正板怒腔”“正板悲腔”。小调类主要有“山歌”“小调”“巫调”等。唱灯的伴奏曲还有“万年欢”“大开门”“小开门”“拜堂曲”“梳妆调”“过板调”等。开场一般用比较热闹的“万年欢”,祝寿或结婚则多用“大开门”“小开门”“拜堂曲”,梳妆则用“梳妆调”,冷场则用“过板调”。

乐业唱灯戏主要流传于乐业县汉族聚居的逻沙、甘田等乡镇,尤其是逻沙唱灯戏,曲调优美、剧目类型丰富,广受群众欢迎。逻沙唱灯自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形成以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门流传久远且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其音乐、舞蹈、戏剧具有生动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点及浓郁的民族特色。

唱灯戏的形成,是先从地唱灯,后来才变成台唱灯。地唱灯主要是一些民间没有故事情节的舞蹈,属于纯粹的情绪舞。但随着唱灯戏的不断发展,为了表达群众的心态,还要反映复杂的场面,因此一些民间故事、传说、典故也就演变到台上,使唱灯文化传播更广泛,深受群众喜爱。

为了防止唱灯戏失传,乐业采取强有力措施保护与传承唱灯文化,成立了唱灯文化传承中心,将“乐业县文艺队”改名为“乐业县唱灯艺术团”兼演唱灯戏,组建了专业表演队。积极推进唱灯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唱灯音乐、舞蹈纳入学校教学内容,让学校成为传承唱灯文化的根据地。

2015年12月,广西乐业首届逻沙唱灯文化旅游节在乐业县逻沙乡举行,开展了唱灯文艺晚会、民俗游艺、趣味活动、民间小调及山歌展演等系列活动。2019年2月19日,广西乐业第三届逻沙唱灯文化旅游节在乐业县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唱灯民俗游艺、民间小调及山歌、唱灯调猜码、篝火晚会展演等系列活动轮番上演,为当地民众和游客展示了独特的“唱灯文化”盛宴。乐业唱灯戏获得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唱灯小戏《这家有女》《雨后晴岚》《七婶嫁媳》曾获得百色市专业文艺汇演一等奖;《七婶嫁媳》同时获得八桂群星铜奖;《这家有女》获得广西首届戏剧文学提名奖;《乡情》获得百色市剧本征集二等奖;《远山的灯亮了》《并蒂莲》获得百色市文艺汇演三等奖。逻沙唱灯戏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逻沙乡仁龙村也被评为“广西逻沙唱灯戏文化名村”。

新闻推荐

同乐镇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本报乐业讯今年以来,乐业县同乐镇坚持备用结合、量才适用、动态管理的工作思路,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基层党组...

乐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