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集市 □翟永逢
人老多梦境,今天凌晨,伴随着雄鸡的一声声啼鸣,我似乎又回到了故乡,与母亲一起走在赶集的乡间小路。
我那个小山村离集市很远(靖西市魁圩乡的一个行政村所在地),不管是到泮水集还是扶赖集都得走两个多小时的弯弯山路。
扶赖集比邻富宁县谷拉乡、德保县敬德镇、右江区泮水乡、那坡县龙合乡,公路未通时,来扶赖赶集的多是走路或骑着骡马,而能有马骡和现在拥有名牌小车一样令人羡慕。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扶赖算是个大集市,那里土地平旷,四面环山,只有东北边和东南边各留一个小小的缺口。集市上有供销社、粮所、邮政所、还有长长的圩庭,那都是我们山旮旯孩子向往的部门和场所。
每次赶集我都背着一个鼓鼓的挂包,挂包里有晒干了的党参,都是我平时自己上山挖回来的,每斤一元钱。在收购站里,要排长长的队,收购员验货很认真,把不合格的次品挑出来扔进一个竹筐里,并告诉我们今后要注意的事项,过称后,拿着票据到另外一个窗口领钱,不多,每次也就三元到五元。有了钱就先解决肚子问题,要么是买一两个芭蕉充饥,要么就买一些水果糖到姨妈家(姨妈家就在集市附近)吃一两碗粥,把水果糖分给表弟表妹们吃。
填饱肚皮后我就挤进商店里买钢笔、墨水、练习本、盐巴、火油等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商店里人挤人,后来学到“门庭若市”“接踵摩肩”这些成语才知道要形容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场面了。
对于当家人来说,赶集纯粹就是为了购买一些日用品,而小朋友们就是为了长见识,只有年轻人赶集的目的最明确,虽然小小的集市不可能像丽江那样让你有艳遇的奇缘,但的确是善男信女偶遇或再次相会的幸福港湾。他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得体的衣服,在集市里一个眼神或一句暗语就可以心领神会,然后三五成群走出集市,在路口树荫下引吭高歌,唱的自然是情歌,然后交换一块花布、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此生的另一半可能就定下来了。当然,这样的概率很低,可是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因为对歌恋爱本来就是一种十分美妙的交往方式,哪怕失败了,也为曾经有过轰轰烈烈的过程而回味无穷,而成功者往往成为茶余饭后的美谈。
交通闭塞挡不住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的身影,更拴不住年轻人追求爱情的脚步,但肩挑马驮真的满足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初,魁圩乡到扶赖村的公路打通了,紧接着百色至那坡的国防公路穿村而过,扶赖集市里的收购站、粮所、商店、邮政所等“公家单位”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先富起来的人盘下了集市里的黄金地段,建起了更漂亮的楼房,靠近集市的很多人家也把自家的干栏式木房拆除,建起了坚固的楼房,把铺面拉到家门口,村民变成了商人,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确让有发展眼光的人率先走向了小康之路。可是让集市上的人猝不及防的是村村通水泥路从梦想变成现实后的几年,赶集的人寥寥无几,集市的许多功能已经不复存在,山货自有商贩进村入户来收购,家里缺了什么,打一个电话,就有人送货上门,实在是太方便了。原以为凭借这交通发达的便利条件会让集市更加兴旺发达,没想到往日景象已成过眼云烟。
前年的一个集日,我们一家回老家时路过扶赖集,特意停车走一遍集市,偶然遇到一位阿姨,我记得她当年是情歌高手的,有她出现,集市就会让人眼前一亮,可如今岁月已经把她的头发染白了,我不由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位“豆腐西施”。
何止是扶赖集?所有农村集市都一样,每年也就农历腊月准备过年的那几个集日有点人出来买年货,会一会当年的老朋友才热闹几天,平时都是门可罗雀。
我知道:余音绕梁的山歌不再有了,那是因为视频恋爱更先进;争抢电影票的场面不再了,那是因为电视节目更精彩;清脆的马铃声消失了,那是因为小车已经开进千家万户……
新闻推荐
随时准备着 为祖国和人民牺牲一切 一等功臣叶祖权烈士的两封遗书(下)
叶祖权生前留下的影像。(记者陈旭庆翻拍)局长、王阿姨:现在的情况看来是紧张的。小唐在来信中看来有担心,如果我告诉她,势必心...
靖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靖西市,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