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南坡行□杨柳青 潘 涛

右江日报 2019-08-23 08:21 大字

早就听说靖西市南坡乡以“战天斗地,石缝求生”的胆量和气魄,让一座座石山荒坡的石头缝隙里,长出了“金果”,吐出了“银丝”,实现了“人均1亩桑、户均3亩果”的目标,贫困发生率从36.4%降至9.12%。为了探寻“南坡精神”,不久前,我们一行走进南坡乡,走访这片南疆边陲的红土地。在3天采访的点点滴滴中,我们收获了思想,收获了感动,让我们对“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六月,正值南方雨季,雨后,天气多了几丝凉意。

从靖西城区驱车50多公里,我们第一站便来到南坡乡弄栋屯。弄栋屯是靖镇边区革命根据地指挥部所在地之一。这里发生过弄逢战役、忠厚战役、弄浪岩战役三个著名的战役。为纪念战役中牺牲的先烈,当地群众自筹资金建起纪念碑和墓园。纪念碑前,我们凝望,默哀,追思。松柏无声,木棉花开。长眠于此的烈士是广东籍烈士。其中,一位战士牺牲时年仅20岁。

在南坡革命陈列室里,珍藏着一份为国捐躯的南坡籍烈士名录:黄思忠、黄正荣、杨江作……

我们试图回忆他们年轻的模样和笑脸:当年,他们在战火中浴血拼杀,把血肉之躯融进南疆这片红土地,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硝烟散去,青山依旧。丰碑无言,历史有声,英灵千古了,那脉红色的基因却代代相传了下来。而正是那优良的革命传统,激励全乡干部群众投身脱贫攻坚、建设家乡中。

至今,南坡乡大多数百姓家里的厅堂正中央,都张贴着一张伟人的画像。老百姓以此来表达对伟人和领袖的拥护、敬仰和感恩。这样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对“初心”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悟。共产党人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靠的就是根植百姓之中,与百姓血肉交融。

车到弄亭屯,南坡乡书力村的一个小屯,位于高大绵延的芭蓬大岩山山脉深处峭壁上,全屯共9户人家。虽然全屯已经全部搬迁到山脚的新村入住,但是屯里仍保留着壮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

见到我们一行,屯小组长梁国青招呼我们进屋。“在没有修通屯路之前。靠的是爬藤梯,到山脚下的那坡县北斗村赶圩,下山一趟用3个小时,上山则用2.5个小时。”梁组长向我们讲起往事。

藤梯,用陈年的藤条晒干,人力扭出藤蔓,编织成梯状,固定于陡峭崖壁之上,供攀爬出行。没修路之前,被重重大山围困的弄亭老百姓,靠的就是藤梯打通与外界的联系。我们看着磨得光滑的藤条,眼望脚下的峭壁,手心直冒冷汗。

如今,水泥路通到屯里,群众出行便捷通畅。当地村民靠山吃山,屯里种植200余亩桃花。桃树开花,可做景观;桃树结果,可以销售。目前,书力村还发展山豆根产业1200多亩,种植农户达81户,其中贫困户32户。

离书力村不远处的底定村,立足底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优势,在种植夏稻的同时,实施稻下养鱼,实现一田一季两收。目前建成底定村高山稻花鱼养殖基地,面积达600多亩,参与养鱼300多户,其中贫困户200多户。

保护生态资源,守牢生态屏障,充分发挥气候、地理等资源优势,挖掘资源价值,南坡乡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在南坡乡,随处可见山林旁,竹丛下,村落边上的大小不一的水柜,这是南坡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由于没有地表河,群众饮水主要是建家庭水柜、地头水柜收集雨水蓄水,这些水就是群众的“救命水”“黄金水”。

时值盛夏,农人们插秧正忙,初长的嫩苗随风摇曳,连片的秧田像是一张巨大的绿毯,绵延伸至山脚。如果不是我们来到汤峒村调研,谁可曾想到,“青山环绕如画廊,稻田飘香胜江南”的汤峒村,当年也是“雨不濡物,田起黄埃,举目皆悲叹”之地。

李鸿珍老人65岁,个头不高,清瘦,回忆起饮水困难的曾经仍感慨不已。当时村民步行到南坡街赶圩,来回要5个小时。天微微泛起白光就出发。当一路小心翼翼背回买回的瓦罐,刚进村口不小心摔跤把瓦罐摔碎了,真是欲哭无泪。

李桂欣老人回忆道,当时家里人口多,老人小孩共9口人。一盆水全家轮洗完毕,才倒给牲畜做饮水。

谈起修建水渠,76岁的黄老动情地说:“要穿山引水,只能挖隧道,全部都是用手开凿。”

整整8年,2900余天,全部靠人力开凿,采石,垒砌渠道。耗时三年,凿洞架槽,让山泉穿洞而过,引来汨汨清流。这条蜿蜒于半山腰的水渠,宛若游龙,山泉淙淙,清流欢歌。不仅给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给当地百姓带来“救命水”“希望水”“幸福水”。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这条在当地叫“三支水利”的水利渠道就是一个奇迹,记录着南坡人民自强不息,拓荒前行的决心。

南坡乡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平均海拔900米以上,“九分石头一分地”,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没田没地怎么办?为了生存,向山索地!堆石垦荒!

在汤峒村、书力村这样偏远的山村,都可看见堆石垦荒的人工造地。在这片人工造地里,不仅种过玉米,长出水稻,还植出生姜,育成田七,而今更发展成为连片的桑园。堆石垦荒,垦出的是南坡人民不屈从自然的生命赞歌,垦出的是不断追逐梦想的韧性毅力。

走进南坡街布龙屯,一栋三层楼外墙上的“乡土人才润乡土,农家课堂惠农家”的标语特别醒目。这是南坡乡党员中心户黄文学的家,靖西南坡街桑蚕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初中毕业的黄文学像屯里的其他青年一样外出打工,直到2001年才开始返乡养猪,最多时每年养到50头。2011年,黄文学又毅然种下10亩桑苗,当年养蚕5批,收入1.5万元。初尝甜头的他干劲十足,2012年又增加种植20亩桑苗,养蚕11批,年收入达4.2万元,2013年养蚕14批共45张,年收入达8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布龙屯100多户都积极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如今,该屯有桑园面积700多亩,连片种植200多亩。

如果说当年的革命斗争是一场硬仗,而今的脱贫攻坚就是另一场硬仗。“人均3亩桑,脱贫不用慌”“人均1亩桑,户均3亩果,奔康路上就看我”。行走在南坡,路旁随处可见让人振奋的宣传标语。一名名党员干部,就是一面面红旗,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目前,全乡有桑园面积3万多亩,销售鲜茧91万斤,产值达2548万元。桑蚕产业覆盖全乡12个村街,有种桑养蚕农户1592户,其中贫困户467户,占30%。

我们继续在达腊村达栋屯走访。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悠扬乐声吸引了我们。寻声而去,原来是一位老者在弹奏扬琴。弹琴者李春录71岁,精神矍铄。他是上世纪60年代南坡公社文艺宣传队的成员。结婚后,他陆续生育了二女一男。由于生活艰难,他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心爱的扬琴转送他人。2015年,李春录一家识别为贫困户。在党员的带动下,李春录种了15亩桑园,2016年收入达1.8万余元,他家也于2017年顺利脱贫。“如今,屯里成立文艺队,我还是一名乐手,成功举办了几年‘村晚’,轰动周边村屯。”谈及兴致,李老即兴演奏起《我和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飘出窗外,飘向生机盎然的山村。

李老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我们不禁感慨:口袋富了,脑袋也不能贫乏。乡村文化建设,只有在保留振兴传统文化的同时,在提炼新时代的精气神上发力,才能塑造好乡村的风貌。

“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南坡乡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勇于破除“山旮旯”的封闭僵化思维,勇于破除“等靠要”的懒汉依赖思维,让昔日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蝶变转身。行走在南坡乡,通村达屯的水泥路,一栋栋鳞次栉比、风格各异的“桑蚕楼”“水果楼”拔地而起,产业发展有力,生态环境秀美,一幅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向我们展开。

新闻推荐

2019广西象棋锦标赛在南宁揭幕 再演“楚汉之争” 新人有望上位

南国早报记者覃江宜广西象棋一年一度的“巅峰对决”正在进行。8月17日,2019广西象棋锦标赛在南宁揭幕,500多名来自全区各地...

靖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西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