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儿子掉进“钱眼”,在学校当起“老大”。为了让儿子能深切地感受到除了金钱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珍惜—— 玉林版“孟母”来百色支教教导儿子 □本报记者 喻武强 文/

百色早报 2014-04-26 04:00 大字

庞海容在上课  

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女老师庞海容曾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经常在父母、同学面前透露出一种庸俗、功利、世故、消极的价值判断以及扭曲的金钱观。看似乖巧的儿子,还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瞒着父母在学校放高利贷;读五年级时,在学校招揽“小弟”,俨然一个黑社会大哥的派头;把钱看得很重,不热爱学习,读初中时就萌发退学念头,想外出闯荡,做生意。

儿子的“为钱、为权而活”的思想让庞海容头痛不已。为了让儿子能深切地感受到除了金钱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珍惜,2013年7月,远在玉林的她报名到百色边远山区支教,并不时通过电话与儿子分享她与学生之间的温情故事。她的良苦用心深深打动了儿子,儿子的拜金观念也开始转变。就这样,庞海容坚持了10多年,用耐心和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导儿子步入正轨。

用“情”与“理”劝止儿子放高利贷

4月8日上午10点半,在靖西县壬庄乡壬庄中心小学,一群小学生正齐声朗读着课文《再见了,我的亲人》,讲台上,一名女教师在黑板上抄写着生僻字和成语。教室后面,十来个老师认真做着笔记。该校校长领着记者来到教室外,指着正在上课的女老师告诉记者:“这就是庞海容老师,今天学校选她作代表,指导年轻老师怎么上好语文课。”

下课后,庞海容布置完学生家庭作业,便带着记者来到了她住的地方——不足16平方米的房子,摆了4张床,2张长桌,长桌上摆满了学生交来的作业。

喝了口水后,庞海容便向记者讲述起她与儿子之间的故事。

每个星期20元零花钱,是庞海容给当时正读小学二年级8岁的儿子定下的标准,钱虽然不多,但也够用。然而在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告诉庞海容,其儿子小峰经常到学校门口的小超市买零食,一买就是几十元,一个星期出入小超市四五次。班主任希望庞海容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这样对孩子不好。

“当时我就觉得奇怪,小峰怎么有那么多钱去超市买零食?”庞海容怕儿子的这些钱来路不正,回到家后便旁敲侧击地询问儿子。“儿子告诉我,这些钱都是他光明正大赚来的,并告诉我不要担心,但怎么问,他也没跟我讲钱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次,庞海容一位亲戚的儿子告诉她,小峰在学校放高利贷。听到这个消息后,庞海容感到非常震惊,“我和我丈夫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从来没放过贷,小峰是怎么懂得放贷的?”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事情真相,庞海容在儿子放学后严肃地跟儿子交谈起来。从儿子的嘴里,庞海容了解到儿子果然在学校放高利贷。“小峰说,他发现每到周四、周五,同学们的零花钱都差不多用光了,他觉得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所以就把零花钱存下来,到周四、周五的时候放贷给同学,同学借2块钱,算一天利息1块钱。为了保证同学能及时还贷,小峰还要求他们要以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贵重物品作抵押。”

庞海容认为,小峰这么小就能想到以钱赚钱,说明他很有商业头脑,但过早地模拟成人之间的交易游戏,太危险,很容易产生拜金观念。怎么教育和引导?这是当时庞海容想到的问题。

“我当时就决定用‘情、理\’来说服儿子停止放贷。”在沟通中,庞海容告诉儿子,能有以钱赚钱的观念和想法是好的,但同学间的友谊很难得,同学有困难,应该乐于帮助。然后列举了她在网络上看到的关于小学生放贷的例子进行解说,之后她还给儿子讲解一些理财知识,引导小峰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庞海容以故事和劝说相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儿子再也没有放过贷。

现代版“孟母”为儿三择校

小峰五年级时就成了学校的“大哥大”,经常带领一帮“小弟”到处闲逛,甚至打架,这种情况让庞海容很苦恼。

“他个子高,11岁,读五年级时就已经长到了1.74米,喜欢打抱不平,也许是因为这样,同学们都认他做‘老大\’,这让他很得意。”庞海容告诉记者,有一次她问起小峰与同学之间关系如何时,小峰很自豪地告诉她,他与同学的关系特别好,并称只要自己打一个电话就可以招来100人,打十个电话可以叫来1000人。“太可怕了,小小年纪,就感觉好像是黑社会老大一样。”庞海容觉得儿子当时处的学校风气很不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她下定决心,为儿子转校,希望儿子在新的环境下能有所改变。就这样,庞海容第一次帮小峰办了转学手续。

新学校新环境,刚开始小峰确实安静了一段时间。然而,一个月过去后,在新学校,小峰又成了学校的“头头”。怎么办?庞海容思考着,她觉得,可能受到城市里的不良风气影响儿子才变成这样,于是她思前想后,在一个学期过去后,决定把小峰转到农村的一所学校读书。“农村的小孩比较纯真,也没有那么多的不良风气,小峰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会好一些。”

果然,小峰在农村读书的那一年,变得懂事很多,他经常会跟庞海容讲起农村小孩的可爱、讲到农村人的辛苦,甚至在讲到一些小孩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时还流下了眼泪。庞海容感觉到,把儿子放到农村在学习这一决定是对的,儿子变得懂事多了。

带儿子走进农家感受生活与亲情

也许是因为同学之间相互攀比,也许是经常看到一些商人出手阔绰,使得升上初中的小峰开始对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聊天时,三句话不离一个“钱”字。庞海容担心小峰会越陷越深,最后导致心中忽略亲情和友情,眼中只看到钱。

为扭转小峰不正确的金钱观,庞海容经常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时间,带着儿子去一些边远山区,了解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农民群众的淳朴。“有时候,儿子看到农村里不到5岁的孩子一个人在田间地头放牛,就会问我,‘这么小就开始放牛,他父母都不把他带在身边的吗?\’这个时候,我就会趁机跟他讲一些农村生活的不易,让他真真切切地对生活有更深的感触。”有时候,庞海容也会带着小峰去农户家吃饭,看着农户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开心地聊天喝酒,那种浓浓的亲情也深深地烙在儿子心里。

除此之外,庞海容还带着小峰去了解一些大老板背后的故事。一次,庞海容带着儿子来到一家制衣厂,当时老板正在现场将3000多条裤子免费发放给老百姓,儿子看到后觉得很好奇,为什么老板有钱不赚,还免费把裤子送给别人呢?庞海容让儿子自己去问老板。最后,制衣厂的老板告诉小峰,钱不是商人追求的最终目标,相反,能帮助穷人,带领百姓一起致富,才是他们心中的目标和追求。“我儿子听了之后,很受感动和启发。”庞海容笑着跟记者说。

从此之后,小峰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但回到学校,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让他又一次跌进了“钱的陷阱”。

“钱不是万能的,还有很多东西比钱重要。”庞海容不断地提醒着儿子。“为了让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亲情与友情的重要性,我选择了来到百色支教。每周我都会跟儿子通电话,告诉他在靖西县壬庄乡的一些民族风情和这里的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感人故事。”庞海容说道。

庞海容在百色支教的这段时间,小峰电话来得多了,经常提醒母亲注意身体,还主动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就在几天前,刚刚过完16岁生日的小峰突然告诉庞海容,自己想报考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去感受农村小学的生活环境,为边远山区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儿子终于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了。”对此,庞海容感到很欣慰。

新闻推荐

退休乡村校长恋上“泥腿子”□本报记者 喻武强 通讯员 梁明清 文/图

黄国芬正在弹唱自创歌曲《我爱古鼎香农村大市场》 黄国芬拉起他心爱的二胡   靖西县安德镇有个村庄叫三合村,三合村有个老人当了10多年的校长,在即将退休时组建了本村第一...

靖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