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承 城市演绎 景区展示 壮乡马骨胡登上新舞台
德保县节庆活动中的马骨胡表演。本报记者 凌 聪通讯员 陈仁宝/摄
本报德保讯(记者/凌聪实习生/甘泉通讯员/潘友雁)9月16日,德保县城关镇响水路一栋民房内,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一格翻开新的曲谱,一边演奏马骨胡,一边在学生面前哼唱原创的《马骨胡之歌》《欢乐的壮寨》等歌曲,乐器声清脆、透亮、悠扬。“让马骨胡艺术在传承中创新,需要培养演奏、创作等方面的人才,还要在作品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黄一格说。
马骨胡是壮族拉弦乐器,因琴筒用马腿骨制成而得名,是壮剧伴奏中的主奏乐器,于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多年来,德保对马骨胡艺术开展资源普查、专题研究、传承保护等工作,全力弘扬这一优秀民族艺术。目前,全县马骨胡艺人有166人,最小的10岁,最年长的70岁,学习者几乎横跨各个年龄层。
“马骨胡的右手弓法有长弓、分弓、连弓等,左手指法有揉弦、滑音、颤指音等……”翻开《马骨胡基础教程》,马骨胡的形式与构造、演奏方法、练习和演奏曲等内容全面、翔实。长期以来,德保没有正式的马骨胡教材,传承人黄一格与本土文艺家结合演奏经验和研究成果编写教程。2015年,该教程正式出版,让广大爱好者能自学和习奏。
“马骨胡音乐创作和乐器制作的传承与学习,要求传承者有较高的悟性、天赋和较长的时间积淀。”作为德保第一批业余壮剧团的骨干成员,年近古稀的黄一格认为,破解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困局,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接力”。
近年来,在德保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地成立少儿马骨胡培训基地、马骨胡艺术中心、马骨胡协会,建立了“中心+基地+传承人”的非遗传承保护体系,并依托民间业余壮剧团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农村等活动,推动马骨胡文化传承与发展。目前,该县登记在册的业余壮剧团有61个,每个壮剧团均有马骨胡手。
“课堂上、大树下、石凳旁是我经常授课的地方。”德保民间业余壮剧团成员刘海德是黄一格的搭档,他作为马骨胡的传承人之一,长期致力于中小学生的马骨胡启蒙培训工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学生接触马骨胡、爱上非遗。
目前,德保实验小学、鉴河小学、云山小学等学校已列入马骨胡进校园试点学校,将马骨胡课程安排在学生自主报选的每周兴趣文体课中。此外,该县通过实施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一个基地、出版一本教材、培育一支队伍、发展一大产业“五个一工程”,倾力打造壮族马骨胡文化品牌,促老曲艺走上新舞台。
在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马骨胡演奏爱好者日益增多。如今,黄一格的学生中可胜任马骨胡教学的有剧团的乐师、文化馆艺术馆演奏员、高校教师。其中,从小跟随黄一格学习的陈绍龙就职于广西戏剧院壮剧团,他作为马骨胡艺人,通过演出、授课、指导学生排练参赛等方式推广马骨胡艺术。
中国艺术节暨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惠民展演、广西文艺界大型元宵联欢晚会、“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惠民演出……壮乡马骨胡走出大山,登上城市文艺展演舞台,奏响新时代民族风。黄一格认为,创新“非遗+文创”模式,通过制作精美马骨胡、创作优秀戏曲作品、编排现代壮剧,推出文创新品,有利于振兴乡村文化产业,推动马骨胡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并登上更大的舞台。
目前,该县激活旅游、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把马骨胡、壮剧等民族文化带入吉星岩、红叶森林公园、矮马王国、芳山文化园等4A级景区进行展示,探索建立“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消费更有动力”的长效机制,带动乡村老艺人和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新闻推荐
本报德保讯5月11日,搬迁户张增岳额头上渗满细密的汗珠,在德保县老乡家园的微菜园里忙活,脸上挂着笑容:“南瓜苗已经摘了几次,...
德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