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地气的土月饼 德保人的家乡味
迎中秋庆团圆中秋寻“特”之月饼
编者按
中秋佳节,除了阖家团圆、品月饼、赏明月之外,还有哪些让你难以忘怀的记忆?或许是儿时的一盏花灯,也可能是满嘴留香的家乡味道。在广西一些县城和农村,一些特色中秋习俗传承至今,如做土月饼、制花灯、祭月、“骂中秋”等,让离家在外的人念念不忘。本报为此推出“中秋寻‘特’”系列报道,带您了解不一样的中秋节,敬请关注。
南国早报记者巫碧燕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在百色市德保县,有一种用糯米粉做的“土月饼”,无需烤制,用模具打压即可成型。当中的秘诀,便是当地人利用中秋时节的露水,给原料“打地气”。“打地气”赋予了土月饼香而不燥、软糯劲道的口感。
1
浓浓家乡味的“饼多”
9月15日晚,德保县象山狮子街的加工厂里,65岁的赵世湖用模具刮了少许糯米粉后,放了点芝麻花生馅,再给模具里添糯米粉,撒上黑芝麻,双手旋转、按压,一个印着吉祥纹饰的土月饼就做好了。她每年中秋都要做土月饼,至今有几十年,德保人用壮话称它为“饼海”“饼多”,翻译过来就是“月饼”或“打饼”。
记者将这个带着温度的“饼多”放进嘴里,猪油、糯米粉、芝麻在唇齿间相互摩擦,生出天然的浓香,不知不觉一口气吃了4个。
土月饼取材自德保的大糯、小糯、大果山楂,咬一口就能唤醒家乡的记忆。记者在朋友圈里晒出土月饼,勾出了在广东打工的德保人卢先生肚里的馋虫,他留言道:“每年中秋就想吃它,可是广东没有啊。”
吴女士离开家乡德保有40年了,每年的中秋节,她总会请朋友从老家邮寄些土月饼。她回忆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保,只有饼干厂、供销社卖广式月饼,但价格令大部分人望而却步。反倒是这些土月饼,制作简单,取材当地,家家户户都能做。那时,每到中秋前夕,磨坊里都会排着长长的队,等着磨糯米做饼。
2
不蒸不烤全靠“打地气”
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云:“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道出了中秋时节露水渐重的物候。而智慧的德保人,就利用了中秋前后的露水,将糯米粉塑成饼形。
德保县东凌镇定坡村的黄炼,展示了前期制作过程:他用热水将糯米洗净,放到漏布里沥干水分,再加入少许八角、陈皮、山黄皮,下锅炒至散发香味、颜色微黄。接着,用机器将它们磨成粉。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打地气”了。他来到自家的后院里,摊开一张宣纸,将糯米粉倒上,铺开成一寸厚,再在表面盖上宣纸。
放置等待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中秋时节,水汽下降,可以让糯米粉变潮,既不会发霉,粘度又刚刚好,不会一捏就碎,吃起来也不上火。
“早年,家里都是泥巴地面,人们将家里少有人走动的地方,比如床底、厨房角落等,打扫干净,将糯米粉放置在那里,就能给糯米粉‘打地气’。”黄炼说。
现在,家家户户都是水泥地,当地人便改良出其他的方法。比如,在桌面铺上两层泡过温水的半湿的棉布,再在上面铺一层草纸,接着铺糯米粉,最后盖上草纸,用湿棉布压在上面,8个小时即可。或者,将糯米粉放进湿度较大的直冷式冰箱,经过一个晚上即可完成。
3
在本地市场上依然畅销
“时间”也是土月饼塑形的重要元素。赵世湖将一斤糯米粉堆码成“环形山”,将二两糖浆、二两猪油倒入,用手不停抓拌,混合均匀,否则糯米粉就会变硬,难以成型了。
土月饼低油低糖,香而不腻不燥,现在还是德保县中秋市场上的“畅销货”,赵世湖每年都能卖一两千个,甚至接到外地德保人的电话订单,要求寄到南宁、桂林。它们不但“老德保”爱吃,还被当成特色伴手礼,送给外地的朋友。
吴先生在德保县城的圩市上开了二十年的杂货铺,上世纪90年代,每到中秋前夕,土月饼的模子就会畅销。但是,大约从2000年开始,自家做土月饼的少了,就连农民到城里赶圩,也宁愿买现成的广式月饼回家。但最近几年,买它的人又多了起来。
事实上,土月饼可不单单是当成“月饼”。据了解,早些年,在德保的农村,男女订亲相亲的时候,也会拿着土月饼互相拜会,一般是5个或者10个饼做一筒,用草纸包着,提着就上门了。在武鸣、巴马,也会做类似的糯米饼,但不是在中秋节,而是在中元节做,祭拜先祖,走亲戚,都用得着,但做法就有所差别了,比如有些没有“打地气”的环节,而是蒸制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凌聪通讯员林宏敏郑玉琼“希望大家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廉洁自律的优秀人员推选出来,选出好班子、好干...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