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教师□德保县燕峒初中 农 牧
“啪”,午饭时,我不小心弄掉一小块饭团。为掩饰,我随即悄悄将饭团踢远。这是我小时候不时做的事。不料一切被母亲看在眼里。
“哦,弄丢饭就踢走啊?白花花的米饭它自己成熟的么?脏了喂鸡喂鸭不行么。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一粒米,九滴汗,知道么?”
母亲的责备让我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于是默默地捡起,赶快拿去喂鸡。
母亲自当家起,历尽沧桑,受过饥寒的煎熬。三年困难时期,母亲和众乡亲们喝的是可以照见人影的稀粥,以木薯、山薯、芭蕉芋等充饥熬过艰难的岁月。生产队时,因自家劳动力“过剩”,家有“余粮”,母亲将粮证借给叔父去买粮食。不料,粗心的叔父弄丢了粮证,害得我们一家与他家一起挨饿。每每谈起心酸的往事,母亲还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因有饥寒交迫的经历,母亲尤其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但她并不吝啬,逢年过节,待人接物,礼尚往来,从不含糊纠结。亲朋到自家做客,饭菜总是准备得充足,让客人吃得舒心。
母亲在饭桌上的教育,让我逐步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她带我们兄妹参加野外劳作,更让我们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读初中时,带到学校的大米吃不完,下一周我就少带;放假时,剩余的大米都带回家。裤子穿短了,就让裁缝接上裤管,继续穿。一套衣服总是穿了一年又一年。遇到困难,我不以苦为苦,而是从克服困难中找到了学习、生活的乐趣。每周星期天,挑着七八十斤柴火回校习以为常,觉得这是稀松平常的事。
做事认真,这是我从母亲身上学到的处事态度。播稻种、插秧苗、栽瓜种豆,母亲总是将田埂地垄的杂草清除得干干净净,以免它们蔓延,与庄稼争水抢肥。收到家里的粮食瓜果,她总是分门别类整理、储存,做得一丝不苟。她常说:“你怎样对待庄稼,庄稼就怎样对待你。”带着这种态度,参加工作以来,我自知才识不足,因而勤奋有加,认真对待。
“去,拿这节猪血肠给罗阿婆尝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一年腊月,我家有幸杀了一头年猪,母亲割下一尺来长的猪血肠让我送给罗阿婆。我们村是一个大村庄,罗阿婆家住山脚下,离我家至少也有七八百米,非亲非邻的,为什么要送给她呢?见我迟疑和不解,母亲说:“我成家十几二十来年,受尽别人的白眼,罗阿婆不因我的家庭成分问题看不起我。当年只因她女儿是我的侄媳,两家相隔不远,她送我一节猪血肠,现在我们也送她尝一尝,不应该么?”我接过猪血肠,快步送到罗阿婆的家里。罗阿婆稍微诧异,随即微笑着接过去了。
长大后,曾经受人的点滴之恩,我总是忐忑不安,因为受益于人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事。事后常常扪心自问:我是否亏待亏欠了自己的贵人?生怕忘记了,背上忘恩负义之徒的骂名,于是总想方设法以不同的方式或多或少加以回报才心安。
“富贵的时候,不可随意看不起穷苦人,今日难以预料明天的事。”饭间茶余,母亲如此训导我。母亲一直以平等、平常之心待人。她虽是个急性子,但我自懂事记事以来,还真没见过她跟人吵过架红过脸。有一次,我父亲和生产队里的几个人放牛回家,其他人抄近路走,让我父亲赶一群牛。父亲因肩上挑着柴火,牛又多,顾不过来,牛糟蹋了稻田。因长期被打压而逆来顺受的缘故,父亲被人责骂不已也不敢还口。母亲看不惯,对那些人说:“你们抄近路走,责成正疆(我父)赶牛,牛糟蹋稻田,你们就骂他,我倒要问问你们,今天的工分你们只给正疆一个人吗?”母亲虽有理,但没有声色俱厉,只这么一问,那些人自知理亏,便各自散去。
我参加工作以来,换了几个单位,抱着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处世,没有跟人有过激烈的争吵,没有因厚此薄彼而被人疏远,受母亲的影响还是蛮深的。
母亲朴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她生活经验的总结,却让我受益终身,她不愧是我人生第一任教师。
新闻推荐
致五四青年节五四精神又焕新,轻歌逐梦笑红尘。激情岁月呈佳景,直面担当赋写真。立夏一夜熏风...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