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园公园化 农旅一体化 土村落变身城市休闲“后花园” □本报记者 文白毅 文/图

百色早报 2017-06-26 09:01 大字

那温屯村貌一角 那温村美丽的格桑花海(资料图) 

“黄龙站家捐资400元,李振清家捐资200元,李恒寿家出劳力两人……”在德保县城关镇那温村村部,一本早已褶皱泛黄的小本子,记着这样一笔账,见证着那温屯的逆袭。

那温村那温屯三面环山,鉴河贯穿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山水风光,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良好。近年来,那温村群众以“生态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道路绿化、河堤硬化等建设活动,使全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曾经的土村落变身成为今朝的“富贵窝”。

村貌变了 格桑花开靓满屯

时值初夏,记者走进那温屯。沿着崭新的水泥路,往村子走便是满眼的格桑花。今年春天才种下100多公斤格桑花籽,刚好迎来花期,开得正盛。格桑花,又被称“幸福花”。花海一侧,错落有致的碧瓦白墙,就是那温屯的幸福新居。从山坡向下俯瞰,桃树、梨树、三角梅点缀在房前屋后,玉带般的水泥路蜿蜒起伏通向一个个村民聚居点。

村民李振清,早起刚给庭院里的作物浇了水,他的3层楼小院子前有菜园,后有果树。庭院前的蔬菜正悄悄地等待着金秋的到来。“以前,我们村就是个山沟小村,出行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一个字就是穷。”李振清说,现在他和乡亲们住上了“豪宅”,享受着城市交通网待遇,过上了好日子。闲来没事的时候,李振清最喜欢沿着干净的水泥路,在村里的公共服务中心、文广活动中心转悠。

在这场深刻而又美丽的变革中,那温屯也悄然发生着蜕变,村民自觉自愿义务投工投劳,投入4.5万余元,完成了部分基础工程。并自筹100棵大树,石头100方,细沙96方,水泥7吨,共建“生态乡村”,扮靓自己的家乡。从一开始的清洁乡村,争取到“饮水净化”工程,实现那温饮水工程全覆盖,项目总投资32万元;到打造美丽乡村,上级补助资金20万元,建设一栋综合楼、一个篮球场、一个戏台;再到“生态乡村”,上级补助资金32万元,对屯内道路实施硬化、屯内进行绿化,鼓励村民在农房前庭后院种植荔枝、枇杷、山梨等经济林木,实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

2016年10月,那温屯被评为“广西十大最美生态乡村”,也成为德保县生态乡村示范点,曾经的土村落成功逆袭。

村民富了 入股2年收入翻了数倍

66岁的村民李恒寿,家里共5口人,过去全靠家中两亩半庄稼地的收入维持生计,一年收入不到6000元。收成不好的年份,把本一除还要倒亏。“现在,土地流转租金每年120元/亩,入股合作社投资分红8000元,合作社打工收入1.3万元……”算下来,单他与老伴两人一年的收入就达2万多元。

李恒寿常笑称自己幸福指数比城里人都高,“喝水不用挑,煮饭不用柴来烧。出门两脚不沾泥,坐在家里就挣钞票。”而这样的生活,在几年前他想都不敢想。

2016年春节期间,合作社捞下“第一桶金”,吸引各地游客5万人以上,日均游客量达4000人次左右,门票、小吃等旅游收入达10万元,继去年开放一个多月内创下50多万名游客、60多万元旅游收入以后,迎来“开门红”。尝到甜头的村民更坚定了信心。

“乡村旅游有搞头的咧!”和李恒寿一样,全屯40户贫困户,成为了合作社的股东。

“清理河道,地里除草,给花施肥、浇水,这些活都能得到务工费。”李恒寿每天都要去专业合作社找活干。每天到田间地头浇花施肥成为他的日常工作,他的很多“老伙伴”都成为合作社里的员工,每月人均工资超过1600元。发了工资,大家还会喝点小酒,聚一聚。

“听说要分红,但是我们不拿这个钱,用这些资金把规模搞上去。”今年3月份,合作社欲给以资金入股的贫困户发放首批分红,但是贫困户们开会决定要用这“第一桶金”继续完善那温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听说还要扩大规模,我打算叫我儿子回来开家‘农家乐\’。”李恒寿说,如今村子漂亮了,也能挣钱了,他也老了,儿子能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照看老人,是好事。

现在,李恒寿一家人的年收入超过5万元,比起以前的年收入翻了数倍。去年11月,一家人的房子重新翻新装修过,也添置了不少新家具,日子越过越好。

据悉,下一步,那温屯将规划发展健身漂流、休闲垂钓、温泉养生、观光农业等农家乐旅游,努力实现“村美人富”的目标,全力将那温屯打造成为“美丽城关生态乡村”活动示范点。

观念变了 脱掉西装下田埂

那温村头的石碑(资料图)

当年,父辈们跟他说:十年难发种田人,含辛茹苦将他送进大学。

如今,他跟父辈们说:土地里也能掘金,于是脱掉西装下田埂。

2014年初,这个“不信邪”的倔强人李振边摒弃“老套路”,摸索“新板眼”,进行产业调整,让邻里乡亲们“开了眼”。

那温屯在德保小有名气,那温屯有一个种花能手,他就是李振边。

种稻能食用,种花呢?看不懂,猜不透,是村民们对李振边返乡种花的评价。

为消除村民疑虑,李振边走村串巷,开大会为村民讲解“稻改花”的优势所在。“刚开始他们旧观念很重,认为没有城里人愿意来乡下游玩。”李振边告诉记者,为做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他积极联系县里相关部门,组织村民代表前往巴马、田阳等县考察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生活理念和生财之道。

正是李振边的坚持不懈,村民们的观念在一点点地发生转变。

2015年3月初,德保县第一家旅游合作社——那温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诞生。身为理事长的李振边,放弃办公室安逸的环境和豪车出行的派头,毅然回乡,无偿提供钩机、推土机等机械,带头建设家乡,激发了全屯群众参与“生态乡村”建设的热潮。

“村子漂亮了,但还是觉得底气不足。”李振边告诉记者,合作社租种村民荒废的田地,或让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流转承包到了屯里的大部分土地打造“花海”,并聘请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勘察设计院等对原有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进行提档升级,从新村建设总规,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产业发展、生态示范屯建设等都做了详细规划,所思所想与群众需求极度“合拍”,可行性很高。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按照“家园公园化、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把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相融合,以绿色生态、健身漂流、休闲垂钓、水果采摘、山地骑行等为特色,打造“可览、可游、可娱”的城市休闲“后花园”。

“跟泥巴打交道一辈子,我们都不敢尝试,还是他有魄力!” 该屯屯长黄龙站打心眼里佩服敢闯敢拼的李振边。

新闻推荐

德保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今年以来共立案45件,涉及科级干部11人

本报德保讯今年以来,德保县积极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惩治腐败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松,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不...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