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山里掘出“金蚕茧” ——德保县巴头乡陇位村返乡青年李世鹏的致富路 □陈仁宝 赵飞云

右江日报 2016-09-29 00:00 大字

 

“离乡政府所在地不远的陇位村,有个年轻人名叫李世鹏,是个退伍军人,自己开山凿路,在山上坚守了5年,种上了近百亩的桑叶,种桑养蚕年产值达20余万元,在附近的十里八村小有名气哦。”近日中午,笔者一行抵达德保县巴头乡政府采访时,乡宣传委员许醖清介绍说。

驱车约2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陇位村陇必屯,从屯头沿着李世鹏自己凿出的山路步行10多分钟后,就来到了李世鹏的种桑养蚕基地。只见山坡上到处种满了桑树,一片片绿油油,几间蚕房建在山间的平地上错落有致。站在山间,我们明白了李世鹏选择这里作为基地的用心良苦,因为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今天早上我就出去卖蚕茧了,这一批有2万元的收入,还帮拉一个农户的蚕茧去卖,因为她没有车,就顺带了。”我们到的时候,李世鹏刚从外面卖蚕茧回来,就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他的蚕房和桑园,和我们聊起了他的创业路。

2002年底,李世鹏光荣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曾担任半年副班长,两年班长,一年代理排长,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官”。2007年7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光荣退伍。退伍后,他在广东佛山的一家酒精厂打工,后听说在百色搞养殖得钱,于是2009年便来到右江区承包了一个鱼塘,养起了鱼和鸭。由于经营不善,2012年8月,他把退伍费和去广东赚到的钱全部赔光。

“在外面闯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决定回家乡发展,但要发展什么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李世鹏说。

2012年9月回乡后,有段时间没有事做,李世鹏就去看望靖西的老战友,这一看让他发现了商机,在靖西的10天时间里,他发现当地很多农民靠种桑养蚕变富了。经过了解,种桑养蚕投入少、周期短、效益好,桑树种下去可以受益15到30年,砍掉了又可以重新生长。靖西和德保气候、环境等相似,完全可以发展种桑养蚕产业。

守纪、吃苦、耐劳……5年的军旅生涯,在李世鹏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也为他返乡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磨刀不误砍柴工。” 李世鹏深知种桑养蚕必须要有技术和经验,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李世鹏四处寻找学习机会。听说燕峒乡有个种桑养蚕基地,有个叫李延武的种植户很有经验,李世鹏就扛着被子住到了李延武基地里,起早贪黑跟着李延武边干活边学习技术。从种桑树、施肥、采摘、饲养、育苗、消毒、防病一步步学起。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勤奋好学的他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2012年10月,李世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他向信用社申请了6万元的贷款,并向战友、朋友、兄弟借,共凑得21万创业资金,租下了一块离村屯不远,气候优良,地势平坦的山坳,花掉8万块钱自己动手凿出了一条1公里多的山路,拉电线,引水源,种桑树,盖蚕房。从桑园管理到蚕茧出售的每一环节,李世鹏都严格把关,把科学蚕桑放在第一位。他养的蚕,死蚕少,上茧率高,结出的蚕茧质量好,蚕丝白净,蚕茧张产均达35公斤,第一年就有了好收入。尝到甜头的李世鹏决定扩大规模。第二年他将桑园扩大到8亩,养蚕50张,年收入达到了9万元。

“2013至2014年有了一定的收入,本想把贷款还了,可谁也想不到突然来的一场冰雹让我们损失惨重,蚕房掀翻了,桑树都打烂一地,老婆不得不去广东进厂打工赚钱养家。”李世鹏至今仍记忆犹新。

可是,这次挫折并没有把坚强的李世鹏打垮,他决定在哪里倒下,就从哪里爬起,开始多方筹钱。政府给了他3500元的以奖代补,亲朋好友听说后个个都寄钱过来支持,最后凑了18万元。

得到了大家的帮助,让李世鹏的蚕房得到“灾后重建”,也让他的桑蚕养殖之路越走越宽。今年,他修通了机耕道,加盖蚕棚500平方米,建起小蚕供应室,桑园扩大到将近100亩。截至9月20日,已出售蚕茧5批4000多斤,收入达10万元。预计到年底,全年总收入将超过15万元。

“作为一名党员,就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富起来的李世鹏并没有忘记众乡亲,作为陇位村的扶贫专干,他以身作则,凭着一股敢想敢干的气魄,转变了广大村民的“不敢闯”的传统思想,激起了全村群众致富的热情。

今年,在他的带动下,陇位村贫困群众发展种桑养蚕13亩,念印、多作等其他村的11户贫困户也跟他发展种桑养蚕。在种养过程中,李世鹏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学到的技术和经验免费传授给村民,给他们充当技术员、销售员,为蚕农供育小蚕,帮助销售蚕茧,资金上有困难的蚕农,李世鹏都会慷慨解囊相助。

“今年3月份开始我就来这里捡蚕茧了,每个月来10来天,每天工钱100元,现在是第5次来了。”正在蚕房里捡蚕茧的村民黄金爱如是说。忙碌的时节,李世鹏还雇佣村里困难群众10余人帮忙收桑叶、饲养、消毒、清理等,让他们学到技术的同时也有一份收入。外村来学习的群众免费在基地吃住,免费教技术。念印村来的群众李树迁在基地里学了半年后,今年也种桑养蚕,目前已经销售4批蚕茧,收入1万多元。

谈及对未来的打算,李世鹏表示,他将响应政府提出的“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继续扩大种桑养蚕规模,把陇位村无污染高山种桑养蚕打造为示范基地,成立合作社,抱团走“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乡更多的群众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共同走上富裕路。

新闻推荐

  连日来,德保县隆桑镇示下村群众在秋冬菜基地里忙着

连日来,德保县隆桑镇示下村群众在秋冬菜基地里忙着种植包菜。入秋以来,该镇充分开发秋闲田,采取“公司+基础+农户”的模式种植500亩包菜,预计亩产量1万斤、亩产值0.8万元,年底收成后,产品将销往我国北方...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