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台相机逆转人生 始于玩耍终于玩“美” □本报记者 陆照德 文/图

百色早报 2016-01-04 02:06 大字

周卓明在整理照片  

玩相机,拍照,随处可见,一点也不稀奇。不过,德保有个大叔,玩相机,拍拍拍,靠一部相机起家,拍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这位大叔叫周卓明,1958年出生,家在德保县城云山脚下。周卓明是穷人家的孩子,偶然的机会跟人家玩拍、洗照片。几年后,人生由一台照相机逆转,开相馆,独秀德保,成就一个普通家庭的时代传奇。

玩耍中学得拍照术 一天收入抵普通干部3个月工资

据了解,大约在1974年,周卓明还读初中,家里来了个租客,名字叫罗耀。机灵好动的周卓明留意到,罗耀每天拿着当时十分稀罕的照相机早出晚归,他感到好奇,就常去跟“罗叔叔”玩。罗耀见他机灵,自己晚上洗照片也忙不过来,就叫周卓明去帮忙,负责将照片放进显影液里、定影、分类等。一张张相纸丢水里竟然显出各种图案来,跟看电影似的,这让周卓明觉得很好玩,很快就迷上了。

渐渐地,周卓明玩耍中学会了洗照片的所有流程。作为酬劳,罗耀久不久会拿相机、配胶卷给周卓明玩,教他拍摄。就这样,周卓明学会了拍照,初中到高中的同学生活照、毕业照,都是他帮拍的。因掌握拍照技术,周卓明在同学之中很受欢迎。

当时周卓明只是觉得好玩,也没想这门拍照技术能当饭吃。1977年,周卓明高中毕业,升学考试没通过,就业摆在了眼前,周家虽在县城街上,却是农业户口,工作也不好找,务农是他最靠谱的选择。

没多久,偶然一个机会,让周卓明发现了生活的曙光,他哥哥周信实的一个朋友叫陈仕英,爱拍照,经常到乡下去为人民服务——拍照,也经常带上会照相的周卓明一起去。当时,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拍照,他们晚上回家洗照片,拿床单、蚊帐盖住八仙桌,以桌底为暗房,钻在八仙桌底下冲洗照片,每晚洗出数百张。陈仕英下乡一次(天)收入约100元,经常给周卓明几块零钱,以此激励他。那时候一般国家干部月薪才30来元。周卓明这才觉得拍照是一门好生意,心中萌生个想法。

周卓明攒了60元钱后,问母亲要了60元,加起来买了一台海鸥双镜头相机(120元),自己下乡拍照。周卓明每出去拍照一天,收入约100元,做一天抵得普通国家干部3个月的工资。“开始走路去,一年后买凤凰牌自行车,大概在1980年,买了一辆摩托车,当时德保县城都没几辆摩托车。”周卓明说,当时县里曾有一个部门想让他去工作,他考虑了一番,觉得划不来,就没去,“不然我现在也是公务员了。”

在部队收获“第一桶金” 一枝“独秀”尽揽“校园生意”

如果说下乡村拍照,每天100元只算小打小闹的话,那么,1979年一个团的兵力驻扎德保,赚部队的钱,则成为周卓明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时部队驻扎在都安乡,一个团四个营,几千人的队伍,换了一拨又一拨,“战士们很爱拍照,拍好了寄回家,得这个钱,算固定收入。”周卓明说,当时的照片都是2寸的黑白照,每张7角钱。

周卓明精力充沛,头脑灵活,做事认真,为人风趣,很得战士们的喜爱,但部队要操练,只有中午的3个小时能拍照,炊事班的战士为了不影响拍照,还打饭给周卓明吃,让他不停地拍……忙碌的节奏中,钞票也一张张飞进周卓明的口袋。

有钱之后干嘛?周卓明的选择是结婚、开照相馆。那年头,有一部相机会拍照,在年轻人中可谓凤毛鳞角,占尽风头,周卓明因此认识很多美丽的姑娘,不过,那时风气保守,是不能随便谈恋爱的。思前想后,周卓明选择“开门、挑水就能见面谈恋爱”的邻家女孩周妙色。

与周妙色成婚后,周卓明决定开一家照相馆,取名“独秀”。当时在德保县城有国营照相馆、银山照相馆(集体资产)两家,不过都是领固定工资的经营模式,价格也固定,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自然不能跟“二周”夫妇的独秀照相馆相比,何况周卓明夫妇收费还便宜些。因此,独秀照相馆很快把县城各所学校的节日照、毕业照的活儿都揽过来,并用高质量的摄像水准与服务水准,把这个业务固定下来。给学校拍照,成了周卓明的第二项“固定收入”,独秀照相馆也真正的馆如其名,一枝独秀。

后来,德保乡镇的各所初中,毕业照也找周卓明拍,整个县城至少有70%的照相业务都流进独秀照相馆。最忙的时候,周卓明一天要跑三个乡镇拍三所学校,当夜就洗照片, “二周”夫妻俩也不请人,自己经营着照相馆,常常要熬到深夜。

技术革新争第一 周卓明“三震”德保城

一个小县城的照相技术更替,约20年间显现所有的新技术更替的历程——2寸照、扩大机、彩色照、彩色扩大机、数码扩大机的技术进步脉络。周卓明始终跟随时代步伐,抓住一次次机遇,每一次大技术更替,都震动着德保这座小县城。

20世纪80年代初,扩大机在市场上出现,照片才开始突破2寸照格局,后来又流行彩色照片,起初彩色照片是由“绿色片”调试洗出来的,效果不算好,但大家都趋之若鹜,以能拍彩照为荣。

以上都是小小变动,各个照相馆差异并不大,彩扩机的出现,才彻底拉开了各个照相馆的差距。20世纪80年代末,周卓明花了7000多元买了一台简易的国产彩扩机,但由于冲洗不稳定,用了一年就不用了,之后又去上海买一个高仿日本货彩扩机,花了7万元,“但这相机只是广告吹得好,但质量不行,经常坏,用了2年就生锈了,相当于拿7万元都丢水里。”周卓明说,尽管相机用得不称心,但他疯狂更新设备,在德保县城引起不小轰动。

1996年,周卓明去北京,买了一台正宗的日本二手彩扩机(可扩7寸),花了25万元,还在北京学了一个月,掌握技术了才拿回来。“这台彩扩机好用,质量好,效果好,速度快,一个小时可以冲洗800张照片,之前的100张都不一定冲洗得。”周卓明买回这台彩扩机后,又一次震动了当时的德保县城,独秀照相馆的生意也因此达到鼎盛时期,夫妻俩实在忙不过来,才请一个人帮打杂。

周卓明并没因此一劳永逸,几年后,他又去广州买了一台二手的12寸日产彩扩机,花了26万元。这时,周卓明的独秀照相馆在德保已经没对手了,党政部门的活动照片,都确定由周卓明包揽,这也是周卓明的“第三个固定收入”。

周卓明再次轰动德保,是几年后买了数码彩扩机,不过,这次风声大,来钱的雨点却小了。这倒不能怪周卓明,因为这次他的对手不是别的照相馆,而是互联网普及的数码时代来了,手机都可以拍照,照相馆成了明日黄花,好景不再。

始于玩耍 终于玩“美”

谈到与相机的情缘及人生种种,周卓明细细说来,相机改变了他的命运,辛苦30多年,拍拍拍,拍出了幸福的生活,拍下了殷实的家境。

如果说当初跟罗耀玩相机,冲洗相片、玩拍照只是出于少年的好奇心,那么,人到中年的周卓明则开始有意识地去玩相机。两年前,周卓明把独秀照相馆转租给别人使用,自己开个婚纱影楼,请人来做工,他自己则拿着相机,与一帮好“摄”之徒,四处拍风景、人物照,这个跟生活创收无关,只是玩,追求美感。

去年周卓明参加百色的一个摄影家嘉年华活动,在澄碧湖畔拍模特,要求每人现场交两张照片,现场评奖。几百号人抢着拍,周卓明等人家拍得差不多了,他闪身到竹叶后,以绿叶为前景虚化,映衬主景的模特,如法炮制,交上去,两张都入评委法眼。

老练的周卓明,其实跟他做照相馆生意一样,爱思考,重实践,别具慧眼,10多年前生意稳定之后,就留意美学层面的拍摄,作品获得过省级摄影活动奖项,他做什么都喜欢另辟蹊径。

纵观周卓明的大半生,可以用“始于玩耍,终于玩‘美\’”来概括!现在他还在玩。

新闻推荐

违法载客14人 无证司机被查处

本报德保讯 为贪图方便,德保县的许某无证驾驶三轮车,车上竟然还搭载着14名乘客,其中有4名小孩,十分危险。1月21日,交警查获了这起无证超载行为,消除了安...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