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德保大型原创壮剧 《马骨胡之梦》将精彩上演 地点:南宁剧场 时间:2014年11月8日晚8时

百色早报 2014-11-03 03:25 大字

马骨胡  

□黄高念 黄国闯  赵国凡  施永洪  文/图

一段旷世奇缘,源于一场不期而遇的美丽邂逅;一位纯朴的壮家姑娘和一个善良的仙界芝麻官,演绎一个人神共羡的爱情故事;一场感天动地的祈祷,构筑一场千年的梦想;一段催人奋进的乐曲,延生经久不衰的歌谣;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讲述一个千年不老的传说。德保县大型原创壮剧《马骨胡之梦》将于11月8日晚在广西南宁剧场上演。

悠久的马骨胡艺术历史

据专家考证,壮族马骨胡起源于广西德保县,当地土话叫“冉列”,最早源于宋朝,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皇祐四年(1052年),宋朝大将军狄青率兵南下镇安峒地(今德保)、安德州(今靖西安德镇)讨伐侬智高叛军,因地形不熟,宋军屡战屡败,士兵将随身携带胡琴甩坏丢弃,被壮族姑娘阿冉捡到山上,她用马骨修补后弹奏出比原来胡琴更清脆高亢的乐音。阿冉在侬智高部队服役的长兄阿列带到军营里弹奏与当地百姓同乐,宋将狄青夜里探兵到侬军营地侦探,听到乐曲误认为侬军取胜原因是马骨胡里发出的咒乐保佑,狄青命军中谋士设局巧取马骨胡,并闲时让士兵弹奏,乐曲鼓舞士兵,宋军反败为胜。狄青兵分两路,一路挥师右江流域,指向田林、隆林、西林,直至云南富宁、文山,再延伸至西双版纳、中缅、中老边境;另一路向左江流域的天等、大新、龙州、崇左讨伐,直至越南北部,狄、侬两军沿途将马骨胡传播。狄军班师回朝也随身带回马骨胡,壮族马骨胡因此得以在桂滇黔粤以及东南亚流传。

史料记载,德保壮族马骨胡和德保矮马曾作为稀世贡品进贡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壮族抗倭女将瓦氏夫人率兵去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时也曾征一千匹镇安土府果下马、一千把马骨胡随军,用来鼓舞士兵斗志,瓦氏夫人率领的壮族俍兵大获全胜。清朝中后期,南路壮剧出现,马骨胡成为壮剧伴奏的主奏乐器。

马骨胡艺术在发展中传承

马骨胡是壮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外形美观,琴声悠扬清脆,是壮族乐器的一支奇葩,被誉为“音乐圣物”。自问世以来,马骨胡都是壮族人民工余饭后的娱乐工具,在由邕剧——板凳戏——“土戏”——壮剧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始终是主要的伴奏乐器。在壮乡人的眼中,马骨胡是壮家人的心灵之琴,演奏的是心灵之曲,传递的是心灵之声。

随着壮剧艺术的繁荣,马骨胡也得到相应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骨胡制作师先后制成高音、中音马骨胡,使音色更加圆润、柔美,广泛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或与乐队协奏等器乐演奏形式。其中,著名民间马骨胡演奏家、壮族马骨胡艺术传承人黄广扩(又名黄一格)制作的中音马骨胡被公认为改造后马骨胡的代表。在壮剧乐队中,中音马骨胡能使唱腔与主奏乐器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相互成趣,还凸现了马骨胡的独特韵味,给人以幽默诙谐风趣的听觉感受,为壮剧剧情和人物的感情变化作了生动的烘托。马骨胡是壮剧的主胡,其在壮剧音乐中的地位相当于京剧音乐中的京胡,是壮剧不可须臾离的乐器。2010年5月,德保县《壮族马骨胡艺术》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2年德保县荣获“壮族马骨胡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壮族马骨胡艺术》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壮族马骨胡艺术是珍贵“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它、保存它、弘扬它,必须由人来传承,使其不断延续。为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壮族马骨胡艺术文化,德保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机制,挂牌成立了广西第一个少儿马骨胡培训基地,成立了德保县马骨胡艺术中心和马骨胡协会,建设了德保县青少年马骨胡艺术培训中心,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马骨胡基础教材》范本教程和中国第一部《壮族马骨胡词牌大全书》。同时,深入实施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一个基地、出版一本教材、培育一支队伍、发展一大产业“五个一工程”,倾情打造壮族马骨胡文化品牌,力促壮族马骨胡艺术这朵奇葩绽放广西、唱响中国、走向世界。

浓缩壮文化精华的舞台剧

《马骨胡之梦》是由国家一级作曲、广西壮剧团原团长李果成和国家一级演员、广西壮剧团原副团长林佩艳共同编剧,由李果成作曲,由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导演系副教授曹艳担任总导演、林佩艳和黄纯军为导演,融合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歌舞团、上海戏剧学院、广西戏剧院等高等艺术院校技术力量合力精心打造,演员以德保本土文艺人才为主,演职人员共86人。《马骨胡之梦》以德保当地古代神话故事、传说为戏剧总架构。全剧分为“下凡、初遇、情长、求雨、布雨、献身、琴梦”七场。剧情主要讲述矮马仙王之子马勒受玉皇大帝之命下凡任鉴水之洲风云晴雨官,在三月三歌圩节中与壮族姑娘侬依相遇相爱并结为夫妻。鉴水之洲遭遇大旱灾,马勒决定上云山顶峰布雨,不料被雷王屠巴和电神暗算坠落山崖。在生死离别之际,马勒取出仙衣和护身仙丹让给侬依继续布雨,并嘱咐:“我死后,将我的骨头做成马骨胡……”侬依按马勒遗嘱布雨解除灾情,带领民众兴修水利灌溉农田,造福百姓。从此,马骨胡成为壮族传世乐器,其灵魂化为美妙的琴声激励着世代壮家儿女。《马骨胡之梦》歌颂了壮民族勤劳乐观、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民族精神,描绘了壮家世代相传建设家园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展望未来的美好梦想。剧中通过神话传说、山歌方言、风土人情、当代视角,让此剧既具有浓郁的壮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意义的时代品格。

链 接:

壮族马骨胡是中国壮剧伴奏的主奏乐器,也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其采用马的腿骨做琴筒而得名。壮族马骨胡演奏技艺有自成一体的弓法、指法和曲牌。其音色清脆、透亮、悠扬;音质高亢,富有穿透力,被誉为壮族民间原生态音乐的天簌之音。壮族马骨胡是壮族人民艺术创造的缩影,是壮族人民的艺术瑰宝。

新闻推荐

桃李芬芳 园丁情怀 西林县“十大最美教师”候选人出炉 □王祖敏 王正庭 王淑娟

王遵雄,男,38岁,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西林民族高中副校长。先后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教师”、区级“优秀班主任”和全国“优秀...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