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自信的“花篮女”

广西日报 2014-04-22 11:07 大字

本报记者 罗劲松 文/图

一位26岁的壮家姑娘,静静坐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匠心神韵》展厅一角,舞动手中一根根金黄色的麦秆,编织着美丽的花篮……4月20日,当面对第三期“非遗天天见”活动主角——德保麦秆编织传承人冯晓玲时,记者最大的惊叹不是花篮的精美,而是眼前这位传承人的年轻。

此前,也曾采访过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绣球的“中华巧女”黄肖琴,制作民族服饰的“绣娘”谭秀仙,编织花竹帽的毛南族“巧匠”谭训美……一个共同的感觉是:传承人的年龄普遍老化。于是,每次采写总免不了涉及这样一个主题:民族传统工艺后继乏人,前景堪忧。

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曲折的从业经历不同,冯晓玲的履历简洁得像一张白纸——2011年从广西银行学校毕业,因为能歌善舞而选择进入德保县马骨胡艺术中心工作。在以传承、保护当地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任务的艺术中心,一见到失传已久的德保花篮,冯晓玲便爱不释手。从老师傅口中,她了解到德保花篮曾经的辉煌——

早在明洪武初年,花篮便在德保一带流传。当地壮家人过生日、办婚事,都要互赠花篮庆贺。上世纪70年代初,德保县集中各地民间编织师傅组建竹藤厂,编织富有民族特色的花篮、竹帽、藤椅等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产品畅销国内,甚至远销至美、德、英、日等国。1972年10月,德保县选送一批花篮进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周恩来总理观展时对德保花篮赞赏不已,将之列为国礼赠送给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元首。

上个世纪80年代,德保花篮风光不再。谈起衰落的原因,冯晓玲感叹道:“首先是材料越来越难得。由于产量低,如今农民们大多不愿意种麦子;另外,工艺复杂,收入却不高,也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再从事编织工作。据我所知,现在德保县城里坚持编织花篮的,就剩下我师傅黎奎鲜和另外一位老师傅了。”

交谈之际,几位外地游客被美丽的花篮吸引,过来询问价格。听说在德保一个直径30厘米的花篮可以卖到800-1000元,一位游客质疑:“一个篮子有那么值钱吗?”

冯晓玲微笑着解释道:“编织一个花篮要经过裁剪、编织、刺绣、蒸熏等10多道工序,花费大约20天时间。你看这花篮的各个部件那么精巧,编织时不但要有娴熟的技艺,更要有细心和耐力。一个花篮很轻,可是它的文化含量、技术含量蛮重的!”

看着一拨又一拨游客用好奇的目光观赏着花篮,冯晓玲感慨道:“德保花篮现在还没有真正打开市场,主要靠熟客上门订货。目前,想靠编花篮赚大钱是不可能的,但我一定要把这项技艺传承下来,不能让它像很多民间工艺品那样‘人走艺绝\’。”

新闻推荐

德保9个重大项目开竣工

本报德保8月25日电今日,德保县在五里湾工业园举行8月份重大项目开工、竣工仪式。集中开竣工的项目共有9个,投资总额2.9067亿元。新开工6项,投资总额2.3754亿元,分别为年进口加工60万吨进口铝土矿加工...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