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黎奎鲜:德保花篮曾登上全国大展台 □本报记者 褚良春 通讯员 李金花 文/图

百色早报 2012-11-15 05:42 大字

黎奎鲜现场编制德保花篮  

“小小花篮没有腿,天涯海角到处跑……”像是念叨着自己的孩子一般,今年59岁的黎奎鲜阿姨对自己编过的每一个德保花篮的下落一清二楚,“还有‘跑\’到外国去的咧。”她颇为自豪地说。原来,三年前,一位法国青年与一位靖西姑娘相爱了,靖西姑娘将绣球当作信物送给了小伙子,但是小伙子却总也找不到合意的信物送给心上人,最后在好友的帮助下,小伙子找到了黎阿姨,请她赶制一个德保花篮送给了姑娘,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当花篮做好后,法国小伙子惊呆了,对花篮简直爱不释手,后来这对幸福的新人还将花篮带去了法国,每年回乡,小两口总央求黎阿姨赶制几个花篮带回法国送给亲朋好友。

德保花篮历史源远流长,黎阿姨生于斯长于斯,不仅熟知花篮的制作工艺,对它的前世今生也十分熟悉,原本内向的她,谈及德保花篮掌故历史,俨然一个专家:德保花篮是德保县特有的民族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早在明朝,德保人就以此珍品作为过节喜庆必备的佳礼。洪武元年广西镇安土府的岑天保爱花篮如珍宝,并常以此珍品赠送宾客。1972年国庆节,德保花篮上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会时,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特地将此珍品赠送给外宾……”

现场有人笑言:“德保花篮的手艺,传男不传女。”黎阿姨听罢笑笑,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记者唠着家常,手上的活却一点没耽搁:“不论男女,沉得下心,才能学得好手艺。你看看这些麦秆,要浸泡湿透才能上手扎编。不然……”只见黎阿姨拾起一根未经浸泡过的麦秆,细小的针口刚扎进去,只听到“咔擦”一声,麦秆随即碎成两半,欲速则不达,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例比比皆是,这个浅显的道理,也同样适用在这个老行当里。

至虚极,守静笃。在黎阿姨看来,这是她学习编制德保花篮的不二法门。“编花篮的手艺是我大妈传给我的,那时,我才十九岁。”因看上了黎阿姨沉静温和的性子,老人执意要将这门手艺传授给她,“可是我学得慢啊。”黎阿姨当时不自信地说。“老手艺,慢就对了,慢工出细活。”老人不紧不慢地宽慰她。

德保花篮与其他花篮的制作方法不同,包括编、缝、绣等传统工艺,黎阿姨一学就是两三年。编花篮当真是急不得的,再娴熟的手艺,一个德保花篮做下来也要一个多月,“编出第一个花篮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几年的耳濡目染,从初始到慢慢了解,年深日久,黎阿姨对这个行当渐渐生出了深厚的情感,1995年北京召开“九五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德保花篮被指定作大会展览精品,应邀参加1995年全国妇女儿童用品展销会时,受到中外游客以及各国妇女的高度赞赏和青睐,产品供不应求。“那个时候,我大妈编的花篮也上北京了……”初见大妈的花篮上了大舞台,黎阿姨兴奋极了,原以为编花篮只是茶余饭后平常日子里当消遣的普通活计,没想到,小小花篮也能上得了这么大的舞台,因为能吃苦,并且具备藤编手艺的基础,二十多岁的黎阿姨得以进入德保民族藤编工艺厂成了一名工人,背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几十年攸忽而过,换了不少工作岗位,生活也越过越好,但是黎阿姨一直没有丢弃编花篮的手艺。“跟我同辈的人,慢慢地都已经不做了,但是我还是舍不得放下来。”她有自己的“纪年法”,于她而言,一个个精心编制出的花篮便是过往岁月的证明。“编德保花篮,是个精巧的手艺活,不仅要心灵手巧,还要有耐心。”黎阿姨戴着老花镜,针线随着一收一扬的手臂在缀上麦秆的圆盖上“走”出一圈圈齐整密集的线条。

“哇,这么好看,怎么做出来的?我要学!我要学!”起初,黎阿姨身边围着不少好奇的观众,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直到最后一个信誓旦旦表示要“偷师”的围观者打着哈欠悻悻退场,黎阿姨穿针引线的双手仍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此时,记者又想起黎阿姨大妈讲的那句话,“慢就对了,慢工出细活。”或许,如此传统的老手艺只有遇上了像黎阿姨这样精巧有韧劲的人,才能散发出如此恒久悠远的光辉。

新闻推荐

情况异常:24人突然“患重病”

今年5月份,德保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自2012年以来,该中心在办理业务时发现有24名“患者”在广东省4家医疗机构就诊,病愈后由自己或委托他人到德保县合管中心农合...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