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印记打造美丽乡村

安庆晚报 2019-03-29 10:00 大字

村里的“国共和谈纪念亭”。

□见习记者徐志远文/图

青天村是岳西县青天乡政府所在地,位于岳西县西北边,2004年由三个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6平方公里,是2014年度省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村之一,覆盖6个村民组、250户,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的旧址——汪氏宗祠就在青天村,所以青天村成为青天乡集镇建设重点区域,也是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

美丽乡村建设

从房前屋后做起

近年来,各级政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4年以前,青天村原有一条宽不足3米的泥土路面,狭窄陡峭,雨雪天气道路泥泞,车辆不能通行,桥梁损坏成为危桥,行人走路困难,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

2014年,在各部门大力支持下,青天村发动群众,群策群力,修建一条长2400米、路基9米、路面7米的水泥路,由群众协调调整土地,无偿提供道路用地43亩,无偿拆除路基基础范围内的房屋、猪圈、厕所。项目建设得到中石化大力扶持,安排道路建设扶贫资金85万元,另安排资金25万元用于安装路灯、购置垃圾桶等配套建设。

青天村围绕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建设,投入资金达到96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210万元,中石化扶贫资金11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同时围绕青天村周边实施的建设项目有土地整理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农村清洁工项目和客货运输站建设项目。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2400米主干道路和600米区间道路的路面硬化,安装路灯120盏,购买垃圾桶60只。另外,青天村整治中,危旧房屋改造和沼气池建设已经落实到户,供水站、井观塘主体工程完成。其他建设方面,幼儿园主体工程客货运输站、清洁工程已经完成,保障性住房已经全部完成。

“2014年以前还有不少土房子,村里的道路窄也没有硬化,自从美丽乡村建设以后,房前屋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变美了,村民住着也舒心。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不仅仅村容村貌发生了改变,村民的生活品质也得到提高。”青天村村民王文礼说。

红色旅游

带动乡村发展

岳西县是革命老区,青天村也是“红色乡村”,村里一栋清代乾隆年间建的汪氏宗祠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是当年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的旧址。

1937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双方在此举行了为期7天的“国共和谈”,是历史上永远的里程碑。

近年来,青天村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不断提升美好乡村建设的文化品位,致力将青天村打造成全省首个红色美好乡村。

3月底的一天,记者来到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远远就见到斑驳的墙壁上留下的清晰历史印记,走进屋内,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展板在两侧陈列着,当年“国共和谈”的历史情景得以再现。青天乡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王娟在一旁为来这里参观的人讲述那段历史。

据青天村党支部书记刘同亮介绍,近年来,有不少游客到国共和谈旧址观光,追忆历史;目前,红色旅游的发展助推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的发展,特色产业大转型,带动村民富起来。

当前,青天村围绕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观光旅游的理念,按照“红色美好乡村”来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将美好乡村的范围进行适度扩大。

以产业发展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走在青天村的公路上,一眼望去小桥流水人家,河水清澈见底,四周青山环抱,山上雾霭沉沉。记者看到,新建的红色文化广场竖立的高敬亭塑像栩栩如生,廉政文化长廊建设已经完毕,公路两旁都是改造后的房屋,一眼看去美观整齐。

据了解,青天村传统种植主要以水稻、茶、桑、瓜蒌为主。2015年,集中流转青天畈区农田,建设千亩生态茭白基地,并承包给有能力的人经营,由本地农民再参与种植、管理、收割等劳动服务。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务工的同时,还能致富增收。目前该村已栽植茭白400-500亩,一般7月份开始收割。同时该村还发展了冬桃基地、木耳基地、茶叶等基地。

村民汪奇敏介绍,产业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村民的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目前,青天村的村级集体收入增加了,通过流转群众土地来进行集中经营,将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发挥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网络营销优势,让青天的茭白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大大地降低了销售成本,增加了村民收入。

新闻推荐

岳西县瑞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

岳西县瑞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岳西瑞城公司”)破产清算一案,现已进入重整程序。并于2018年8月15日指定岳西县人...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