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搭上“三变”快车

安庆日报 2019-03-15 10:00 大字

本报讯3月10日上午,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王畈组的石菖蒲基地,村民储诚学正在田里忙碌着。“趁着天气回暖了,要抓紧时间做好准备工作,种上石菖蒲。”

石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既能作为观赏植物,也可入药,多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的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我们种石菖蒲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一来我们依托合作社发展茭白的模式已经很成熟;二来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引进别的产业对茭白进行轮作轮休;三来石菖蒲市场行情很好。最重要的是,现在余畈村正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田园综合体,既可以带来资金收益,又可以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符合余畈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方向。”同样在基地里忙碌着的原生态果蔬合作社理事长王艳华,非常看好石菖蒲基地给合作社及余畈村带来的好处。他介绍说,石菖蒲基地搭上了“三变”改革的快车,推进十分顺利。

余畈村作为岳西县首批“三变”改革试点村,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探索出“合作社+入股土地+农户”,通过合作社与农民的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经营,最终形成农户与合作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模式。减少了荒田、荒地,增加了土地入股后的所得红利,带动了在家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了农民增收。

“根据石菖蒲生长习性,初步计划以三年为一个收益周期,预计投资179万元,其中农户以145亩土地折价72.5万元的形式入股,余畈村投入20万元,余下86.5万元由原生态果蔬合作社分三年投入。”

“我把家里所有的土地都入股了,由合作社主导经营,既分担了我们的风险,又能带来收益,田地也不用再抛荒了。”储诚学很坦率地道出了参与合作社的初衷。

据了解,石菖蒲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项目区农户35户,其中13户为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间接带动50户从事石菖蒲种植,预计户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

下一步,主簿镇将以这种“三变改革”模式为突破口,与当下的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路径,让村民从中得到更多红利,真正做到“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

(记者何飞通讯员胡瀚真)

新闻推荐

西美公主与西美村

西美公主石像。何飞摄岳西的群山峻岭之间,曾经有过数条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古道。路是人走出来的,走过的人在路上留下...

岳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