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工匠砌坝记 本报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蒋向华

安庆日报 2019-03-11 10:00 大字

“哪家要砌坝,请找夏老大。”这是在岳西县田头乡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人们口中的“夏老大”,名叫夏金明,今年57岁,是当地砌坝的老师傅。几十年来,他在公路、河道、桥梁砌坝无数,他砌的坝,能经住时间的考验,从未出现倒塌的情况。几十年摸索钻研,终得精湛技艺,有人上门来学,他也毫不保留,只为将石砌这门技艺传给更多的人。

两层楼房,外带独立庭院,院中还养着花,走进夏金明家,闲适感扑面而来。2月27日,农历尚未出正月,夏金明赋闲在家看电视,连日阴雨将他困在了家里,今年还未开工。老伴随儿子去了外地,他独自在家生活,日常的工作是砌坝,但他会的,远不止砌坝一项。他家的房子,都是自己一砖一瓦做起来的。

夏金明出生在穷苦人家,他出生时,家里有十多口人,但老弱病残多,能干活的少。他7岁开始读书,9岁便回家放牛,11岁开始到生产组上工。二十多岁时,分产到户,他得自谋生路,因为力气大,他便跟着砌坝师傅,干起了抬石头的活儿。有一次,他抬石头上坝,一直到不了坝位上,砌坝师傅对他发火,他一生气撂了杠。对方仗着自己是大师傅,也不干了,说,“你有本事你来砌”。当时年轻气盛,心想,这有什么难的,第二天他就开始自己砌,“一次不行就来第二次,我有的是力气,多做几次就掌握了规律。”夏金明说,他做事从来没有从过师,看看别人做的,自己再摸索下,自然就会了。

“我眼睛快,哪里有老师傅,我会盯着看,看别人做得对,我就借鉴,别人做得不对,我就另想办法。”最终,夏金明形成了自己的砌坝风格。他砌的坝,牢固又美观,辨识度很高。在田头乡的公路、河道、桥梁边,那些看起来最平坦、工整的坝,一定是出自他之手。他砌坝时,每一层都必须是平整的;他码石头,一定是将最大面坐在底下,从来不会靠着码石头,得是钉着做;他有天生神力,只要是抬得动的石头,他都搬得动,别人只需将石头抬到位,就不用再管了……他总说砌坝是“蛮人干蛮活”,实则处处需要细心,他砌的坝很正,故而牢固。

夏金明砌的坝,从未出现倒塌的情况,这是最让他自豪的。十多年前,他在土库村砌了一方40米长,5米高的大坝,有一年发大水,后面的坝土都被冲洗掉了,而他砌的依然没倒,现在此坝仍完好地立在路边。隔壁组的蒋王青户,因房屋基础不牢,屋前又是水田,架头将近20米高,需砌大坝来保护住房安全,但找人砌的坝倒过很多次,夏金明接手后,花最少的代价,把坝砌好,此后大坝再未倒过。

同行们都跟他说,像你这样砌坝,以后哪里还有生意做?夏金明则不以为然,他觉得把坝砌牢才是最重要的,既能给国家和社会省钱,也能给自己挣得好名声。虽已年近六十,但他还未想过退休,砌坝已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来找他砌坝的人,用“踏破门槛”来形容,一点儿不为过。有人来向他学习,他也从不保留,他希望能将砌坝这门技艺传授给更多人。

新闻推荐

“三变”走出致富路 本报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吴传攀 王先国

建成30亩葡萄园、50亩螃蟹龙虾养殖园、49亩生态红米园,2018年已实现纯收入49万元,村集体纯收入达18万元,每股分红700元,...

岳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