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消夏面面观运动:消夏新方案本报记者李屹

安庆日报 2018-07-20 09:45 大字

酷暑骄阳把人们逼进了空调房,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等成了必备的“消夏装备”,而对于热爱运动的人们来说,高温依然抵挡不住他们一颗想“动”的心。

夏季,最为火热的运动项目,莫过于游泳。项江博是游泳爱好者,一周至少有5天要到游泳馆游上几圈。谈到游泳的吸引力,他说:“水的散热能力是空气的16倍,这等于说如果你体内的热量在空气中需要16分钟散发,而在水中仅需1分钟。这项在水中进行的运动,既锻炼了身体,也是一个很好的消暑方式。”

“随着天气炎热,前来游泳的市民明显增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早上馆里有三节游泳培训课,每节课都有四五十人。”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内,从事游泳馆会员卡销售的小叶告诉记者。近年东部新城聚集了人气,前些年略萧条的市体育中心也有了同样的火爆。

除了游泳,多种流汗的消夏模式同步开启:大大小小的健身房里,各种体能提高等个性化定制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开放的学校运动场地需要早早去“占位”;清晨和傍晚,皖江公园、市民广场、江滩公园的步道都会迎来市民的环湖、沿江健步走……

记者在市内多个小区、市民健身场所“晨访”“夜访”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走出空调房、离开电子屏,变着法儿让自己挤出时间出点儿汗。

每周二、三、四上午是市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馆免费对外开放的时间。早七点,场馆大门刚开,17块场地就被占据一半。

一张健身房年卡的价格一般在1000元以上,有的甚至2000多元,一个运动项目的培训班费用也在千元甚至以上,此外,还免不了一些装备的配备。花费不少,但越来越多的人还是义无反顾地成为了锻炼坚持者、运动爱好者,在这个夏日里成为了真正的“动感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各健身场所及运动培训机构都推出了不少优惠套餐。开设在德宽路上一城市综合体内的某健身房负责人告诉记者:“进入夏季以来,前来健身的人不减反增,主要以上班族及放假的学生为主,健身房里每天几乎都是满满的。”

一些年轻父母也带着孩子一起运动挥汗。“孩子放暑假,课业相对轻松,白天窝在空调房间,下班后,晚上我们就带她出来出出汗,培养她锻炼的生活好习惯。”市民孙启芸是出汗族中的一员,女儿正上初中,运动是她这个暑期的必修课。从最初的不情愿,到渐渐习惯,如今她已经爱上了每天2小时的出汗时光。

从“怕出汗”到“要出汗”,从空调房位移到户外,消夏模式的转变不仅是为了亲近自然,更是出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运动度消夏无疑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天然空调”好纳凉 本报记者 常 艳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17日,正式入伏后,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开放的防空洞成为市民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7月18日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位于德宽路258号的防空洞,远远便看到门口停满了电瓶车,而防空洞门上“洞天异境”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踏进防空洞,一股凉意袭来,随之一副热闹的“纳凉图”出现眼前。

摆放的一长排桌椅已座无虚席,结伴而来的市民或打牌或聊天,再往深处走,读书、看报、上网的市民占了大多数。

“我和老伴还有两个妹妹2点钟就来了,自从防空洞开放后,每天都会来这里坐上一会。聊聊天打打牌。”市民周立庆告诉记者,今天两个妹妹家刚好停了电,来这里避避暑,享受一下天然的空调。

另一间房间里,两台乒乓球桌前你来我往,激战正酣。旁边的休闲椅上,几个学生正等在一旁,随时准备上场。

市民赵怡琴告诉记者,听说防空洞开放了,就带着孩子过来玩一玩。“已经不是第一次过来乘凉了,这里环境很好,可以休闲可以游乐,还有免费的饮用水提供,坐一坐很舒服。”赵怡琴说。

据该防空洞工作人员祁信兰介绍,从7月14日开放以来,每天都有两三百人前来纳凉,以老年人和学生为主。

晚上7点,记者来到卫门口北巷。“安庆市人防工程纳凉点”的横幅挂在巷子正中间,顺着指引,记者看到了坐落在两栋居民楼间的防空洞,这个坐落在居民楼之间的防空洞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从地面往下走,深达十余米的落差使这里格外凉爽。尽管高度和宽度不及德宽路的防空洞,但服务却一样不少。

记者打开手机,立即搜索到“安庆人防”无线网络信号,连上后,视频打开的速度非常快。防空洞内,饮水机、防暑药品、人防手册等一样不少。

虽然洞内凉爽,方少春也提醒市民,洞内湿气较大,切不可贪凉,纳凉时间也不宜过长,最好准备一些长衣长裤,保护关节。

据了解,为做好市民纳凉服务工作,市人防办除每年投入资金对洞内照明线路、灯具、排(进)气等系统进行更新修缮之外,在人文关怀方面每年都会有些新变化。如购置除湿机、饮水机和防暑应急药品、增加乒乓球台提供休闲娱乐、增设免费无线提供市民上网等。今年,将部分食堂椅更换为更为舒适的塑木公园椅,造纸厂宿舍防空洞还淘汰了老式的电视机,更换了液晶电视机,德宽路防空洞还与安庆市戏迷协会合作重新搭建了黄梅戏纳凉大舞台,并购买了舞台灯光、音响设备,实现了由单一纳凉向休闲娱乐式纳凉的转变。

避暑出游,哪凉快去哪 本报记者 陆 飞

7月17日是“入伏”的第一天,农历上的“三伏天”正式到来,今年的三伏天持续40天,可谓“加长版”。持续高温,让避暑旅游成了度过炎热夏季的出游首选,不少市民都纷纷走出家门,或报团,或自驾游,都选择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旅游路线,有的热衷于上山下水游,有的喜欢到草原牧场骑马兜风,还有的成群结队深入林区来一次探险之旅……无论是何种旅游方式,游客们都在自己的旅途中尽享游在路上的欢乐。

烈日炎炎,高温天气折磨着城市中的每个人,已经退休的詹兴国老人也不例外。“家里开着空调是凉快。”詹老说,但在空调房里待久了不是好事。“城市里犹如蒸笼,何不去山里住几天?”邻居的一句话,正中他的下怀。

7月8日,詹老带着老伴来到了岳西县的明堂山景区。在景区的半个月,詹老和老伴租住在农家旅馆中,一天80元的房费不算贵,白天或去山里走走,或在住所附近的小溪旁玩水。“这里感觉比市区低个五六摄氏度。”詹老说,晚上睡觉,根本不用空调,有时山里的风“嗖嗖”吹进来时,还要盖被子。“过段时间还会再去其他景区避避暑。”尝到甜头的詹老,迷上了夏日里这种新的避暑方式。

记者了解到,眼下许多市民选择旅游线路,多为“上山下海”避暑找清凉。和去年相比,预计今年避暑旅游预订量增加三成左右。境内避暑游方面,以漂流、山水游、海滨游最受追捧。例如,夏季平均气温在25℃以下的青海湖、喀纳斯湖、九寨沟、崂山等地成了不少市民咨询预订的热点;天柱山、九华山、黄山等地离安庆较近,成为市民周末自驾出行的热门选择。

“这几天市区实在太热了,孩子也参加完高考,我和家人计划开车去周边的景区避暑,顺便让孩子放松一下心情。”市民张真告诉记者,由于近期的气温大都在30℃以上。炎炎夏日,寻找一处休闲静雅、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成为很多人追求健康、亲近自然的首选,高温天气也“催热”了避暑游。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以避暑为目的的旅游占比高达55%,其中草原避暑异军突起。“夏季草原平均气温保持在20℃左右,凉爽的气候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都是游客选择草原避暑的原因。例如,新疆那拉提草原、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都是游客青睐的地方。”市区一家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在国内寻找夏日清凉,很多消费者还热衷出国避暑。每逢暑期,旅游市场都将迎来出境游热潮,亲子游、购物游均是热门主题,应季的避暑游也广受欢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避暑游在人数上绝对占优势,不受价钱高限制,多为追求舒适与安逸。

“避暑游是大势所趋,游客的增长会一年比一年快。”记者在市旅游局了解到,夏季避暑旅游的市民不要集中在成熟的景区,不要盲目从众,现在交通比较发达,信息的获得也很便捷,可以约上三五好友选择一个空旷的、慢节奏的地方,来消暑休息。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去之前一定要量力而行。旅游专家表示,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且中老年人适应能力较差,如再患有一些疾病,就不适合长期在山里居住。

去人多的地方“蹭凉” 本报记者 罗少坤

近日,安庆市城区白天最高气温都在35度以上,许多市民都选择自己的方式纳凉。虽然人们常说人多挤着热,但夏季商场、超市、游乐场、湖边公园等,有空调开放或清凉自然风,这些人多的地方恰是纳凉的好地方,也正因为清凉,才吸引了众多市民。

7月18日下午2点半左右,68岁的徐之才送完了孙子上学,就拎着包来到莲湖公园。放下包,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摆好乐谱,架上二胡,就开始了他的休闲时间。

这片地方,一棵棵高大的香樟树蔚然成荫,紧邻着湖水,清风徐来。虽然没有空调,但徐之才自觉这里的凉爽胜过空调。

他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坐满了前来纳凉的人。三五成群,零零散散,有摆上音响唱黄梅戏的,有对立而坐下象棋的,也有四人一桌玩纸牌的。在林间闪动的,是人手一只的扇子,蒲扇、折扇、塑料扇,扇来一阵阵清凉。

徐之才说,他是经开区老峰镇人,为了带孙子,前几年才住到城里来。夏天一个人在家热得待不住,孙子上学期间,他有两个小时的空闲,就在这里拉二胡带乘凉,几年来还认识了不少来自各县的老年朋友。

下午3时许,在人民路前言后记书店门口,堆着不少书包和雨伞,书店里面,年轻的小读者们在埋头看书。或捧着一杯果汁,或扇着扇子,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干脆席地而坐。这里空调相伴,清凉安静,正是看书纳凉的好地方。

16岁的汪竹林坐在椅子上,专注于一本悬疑小说。这是她的初三暑假,虽然住得远,但是几乎每天都和家人一起来看书。每天上午和中午,她都在家里练字,下午她就来这里看书。

“这里比家里凉快,还能看看书。找到好看的书,一下午就能看完。”汪竹林说。

还在上初二的张珺,扑在桌子上写起了数学作业。这个暑假,她报了两个辅导班,下午辅导班结束,因为回家路程较远,她就会在这里等待父母来接回家。她认为在这里学习更有气氛,环境非常好,最主要的是很凉快。

在人民路步行街上,商家开着空调,紧闭着门,步行街上市民寥寥无几。而走入地下步行街,人潮依旧,上下温度形成鲜明对比。一路的长椅上都坐满了人,市民们多是“逛街之意不在买”,乘凉成了主要意图。在地下步行街东头餐饮区,过了饭点,餐饮桌椅也都成了市民聊天纳凉的桌椅。

住在文苑路一小区的年轻妈妈钱雯,最近为1岁大的宝宝办理了3处游乐场的卡。她说,每天天气太热,在家里宝宝待不住,在游乐场,给他自己玩,又凉快自己又轻松。宝宝自出生后就喜欢在外面玩,家边的超市已经逛多次了。现在这些商场、超市、游乐场,热天都开了空调,确实给市民提供了纳凉的好地方,人也特别多。

新闻推荐

县纪委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7月13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吴光艳带领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赴岳西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瞻仰大别山烈士陵...

岳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