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村:脱贫路上盛开“黄杜鹃”胡玉堂胡瀚真

安庆日报 2018-04-24 09:44 大字

这个季节,在岳西县的山林间,正是杜鹃花开红艳艳的季节。不过,对于岳西县主簿镇主簿村村民朱读琴来说,金黄色的杜鹃花才是她的最爱。不仅是因为黄杜鹃的美,更是因为黄杜鹃让她以及和她一起参与合作社的村民一起,愉快地驶上脱贫致富的快速路。

4月19日,朱读琴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黄杜鹃属于落叶灌木植物,生长于海拔千米以上的区域,在岳西的高山上有所生长,但该植物有毒,有欣赏和药用价值,市民予以利用时一定要小心。她称,该植物的药用价值主要表现在,有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的作用。主治风湿痹痛、偏正头痛、跌扑肿痛、顽癣等症状,其不同部位有不同功效,可谓全身皆宝。另外,将其进行造型,则可成为盆景供人欣赏。由于黄杜鹃有着良好的市场经济价值,因此,朱读琴和其他4人于2016年注册登记了岳西县黄杜鹃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当时有会员54人,因为当地村民看好黄杜鹃的发展前景,所以众多村民主动申请入会,目前,该合作社会员已发展到132人,其中,25人为贫困人员。

在现场,朱读琴的丈夫宋厚付告诉记者,他妻子之所以选择黄杜鹃种植项目为发展平台,是因为他自己有着10多年从事盆景经营的经验,其间,同省中医大一名教授成为朋友,经其推荐才认识到黄杜鹃的市场价值。2016年,她们从外地购进种苗,种植了8亩展示田,近两年时间,每亩投入成本为6000元,目前,所种种苗可发展经济效益,已有客商前来定购,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状。而其花3年后方才发挥效果,今年,黄杜鹃花朵市场药用价格为40元/公斤,5年后黄杜鹃苗将达到盛花期,届时,每亩产量达12000元。目前,全省仅有这一家合作社种植黄杜鹃,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当日上午,记者走进朱读琴的黄杜鹃展示田,遇到村民夏成龙正在干活。他告诉记者,他上有70多岁的残疾老母,妻子身体又不好,一家人中,只有自己能从事体力劳动。以前他只能依靠种植庄稼维持生计,自从黄杜鹃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他就和其他贫困人员来到合作社干活,劳动所得按天计算,每月的收入约4000元,有效地缓解了他们的贫困状况。

夏成龙明显是因病致贫,但是只要为贫困户提供一份平台,就可以让他们脱贫致富。主簿镇在帮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方面另辟新径。岳西县黄杜鹃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目前,在当地已获得220亩土地使用权,因其发展前景良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主簿镇党委书记产银杰称,该镇属于山区乡镇,土地资源稀缺,该合作社在用地过程中,曾遭遇过困难,当地政府得知情况后,主动同主簿村和大歇村取得联系,通过协调,大歇村义务提供150亩田地,供其发展5年,有效地缓解了该合作社用地难的困境。该合作社会员夏成龙为记者算了一笔帐,目前,在主簿镇每亩田地租赁的价格为600元,150亩田地,每年需要租金9万元,这些钱原本需要会员集体承担,通过政府的努力,现在可以免费使用,真的不可思议。

朱读琴是主簿村村民,该村“两委”在黄杜鹃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村党委杨书记称,主簿村是岳西县的贫困村,2014年建档立卡时,共有贫困户140户、432人,通过政府、社会各界和贫困户的共同努力,至2017年底,该村仅剩3户、10人未脱贫。他说:“我们村取得如此成绩,与社会各界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黄杜鹃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带领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我们怎么不支持呢?”

新闻推荐

小小生姜带富一村人

本报讯(记者查灿华)白帽镇双畈村是岳西县生姜种植的主产区之一,这里种植生姜历史悠久、技术娴熟,种出的生姜产量高、成本低、销量好。近年来,双畈村村两委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生姜产业,带领贫困户撬开...

岳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