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村的扶贫“成绩单” 胡玉堂 徐进群
“你看这块菊花种植基地,是我们村今年新发展的产业之一,长势喜人。”7月24日,在岳西县黄尾镇黄龙村的帮扶干部肖强,向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介绍村里的产业,其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这是因为扶贫工作发挥了相应的成效。
合作社撑起脱贫希望路
肖强是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干部,来黄龙村已2年多时间,他见证了黄龙村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同时他也是参与者。
据了解,黄龙村辖17个村民组,共有282户家庭,1126人,2014年建档立卡时,被列为全县贫困村,当时,该村有贫困户108户,314人,青壮劳动力基本上都到外地务工,留下的大多是老幼妇孺。近几年,该村在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乡村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该村仅剩下6户家庭,12人尚未脱贫,在2016年底,经省第三方评估机构认定,该村集体实现脱贫。
在黄龙村,肖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个村的情况都不一样,扶贫工作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寻找适合发展之路。我从2014年11月来黄龙村,担任挂职的扶贫干部开始,就一直在探索适合黄龙村的特色产业,努力让我们村的所有贫困户,都摘下贫困的帽子。”通过大胆的创新与尝试,肖强领头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向贫困户免费提供农作物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真正实现了创新扶贫的第一步。他说:“黄龙村作为县里的贫困村,地处深山,经济发展始终难以开展。但村里的生态环境很好,若能因地制宜,引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应该不是难事。”
旅游区托起脱贫致富责
黄龙村合作社选择黄山贡菊为第一大创新型特色产业,是因为黄山贡菊是中国四大名菊之一,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在黄龙村种植黄山贡菊,符合当地自然气候、劳动力条件,是能够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明智之举。
今年,黄龙村发展了100多亩黄山贡菊,村里的贫困户项大全在政府政策的帮扶下,种植了2亩黄山贡菊。项大全告诉记者:“你们来的不是时候,到了花期,漫山遍野都是菊花,真的很好看!”除了种植黄山贡菊外,项大全在自家地里,还种植了其他农作物,通过国家政策和村里创新产业的扶持,他逐渐改变了贫困的命运。
“黄龙村离大别山彩虹瀑布国家4A景区仅仅几公里路,当地村民可以种菜就近销售到景区农家乐。”针对现有的旅游资源,黄龙村果断将高山蔬菜作为今年主推的另一创新型产业。黄龙村新发展的高山蔬菜种类丰富,有豇豆、四季豆、瓠子、茭白、黄瓜等。该村后备干部兼致富带头人林君,在自家的果园里,套种了不少黄山贡菊和高山蔬菜,看着长势良好的菊花和蔬菜,振奋了他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决心,他说:“我园子里的贡菊和蔬菜,都是今年才开始种的,但愿有个好收成,卖出好价钱,为贫困户树立一个好榜样。”
埋地菇蕴藏着丰富的财富
食用菌类种植,是黄龙村第三创新型特色产业。该村的埋地香菇,以其鲜嫩口感及优良品质,受到大中城市的青睐,成为撑起村民致富的“山珍”。提到埋地香菇的种植,则要提及村民汪长勤。他较早地掌握了埋地香菇种植的技术,和同村的汪祖贻、汪长安及汪祖强组团合作,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制作埋地香菇生长所必需的菌棒,并合力建成保鲜冷藏室。汪长勤介绍说:“埋地香菇对气温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在大棚中种植。不同的品种,种植时间也不一,一个季度可以收获4到5茬。采摘之后,对香菇进行筛选,品质较好的送入保鲜室,定期装箱,不太好的晒干,制成干货。”通过种植埋地香菇,本来是贫困户的汪祖贻、汪长安和汪祖强,成功地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新闻推荐
在原始民宿撞见淡淡的乡愁游客说岳西的山水很家常但却比名山大川更让人感到真实
游客说岳西的山水很家常但却比名山大川更让人感到真实
岳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