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李商隐
□新时报记者徐敏
李商隐是晚唐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有关李商隐的具体出生年份,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根据其个人诗文中的线索,学术界大致认为他出生于公元813年,即唐宪宗元和八年。这一年距离多数读者所熟悉的“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遇见琵琶女的时间还有两年。李商隐大致卒于公元858年,在这之后十几年,便暴发了撼动李唐王朝的王仙芝农民起义。
文人多喜欢将自己的家族和皇族攀上关系以提高政治身份和优越感,李商隐也不例外,事实上也有不少诗人确实是皇族的远房宗亲。李商隐在诗中数次提到“我本系王孙”,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清末民初学者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考证,李商隐确是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这种宗亲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实际上,皇室这种宗亲非常之多,并且很多宗亲因年代久远而享受不到任何实际利益,李商隐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历史上出过数家“一门三进士”的读书之家,李商隐家族也在其中。李商隐的曾祖李叔恒,年十九,一举中进士第,与刘长卿、张楚金齐名。不过李叔恒早逝。李商隐经历过多次科考之后,于24岁那年考中进士。他的弟弟李曦叟,于唐大中元年中进士第二名,担任过幕宾佐吏这样的官职。李商隐的祖父和父亲也担任过不太高的官职,其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令。
从李商隐的家族履历来看,李家虽然算不上是富裕的钟鸣鼎食之家,却也是衣食无忧、读书识礼的中产家族。李商隐是家中长子,可以想象他的出生应该给家族带来很大的欢乐。父亲给他取名“商隐”,应该是来自《史记》中“商山四皓”的典故,希望他像这四名隐居在世外的秦汉隐士般德才兼备,又不沽名钓誉。幼时的李商隐也不负众望,在读书氛围良好的诗书之家刻苦攻读,并且崭露出过人的天赋。他在青年时期撰写的散文《上崔华州书》中自述:“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如果不是父亲中年离世的那场变故,李商隐的人生很可能会走上较为顺畅的读书入仕之路。
李商隐的祖父、曾祖父均早逝,其父又是如此。他9岁那年,在浙江幕府做官的父亲去世,留下了纤弱的母亲和几个更加年幼的弟妹,“弱弟幼妹,未笄未冠。”按照惯例,必须将父亲的灵柩送回河南老家安葬,这就需要有人一路将灵柩从浙江护送回河南。而封建社会女子是不能抛头露面的,这个任务就落在了还不到10岁的长子李商隐身上。难以想象,还不到10岁的男孩是如何陪伴着母亲和弟弟妹妹,带着父亲的灵柩一路颠簸到河南。成年之后,丁母忧期间在家给家族中人迁坟时,李商隐想起了这段少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的句子。可以想见,当年的经历,对于9岁的男孩是何等的凄凉和无望。
3年之后,居丧期结束,李家也面临着拮据的经济状况,李商隐只能想办法赚钱养家。后来李商隐有一篇文章《祭裴氏姊文》,在堂姐去世后回忆幼时艰苦生活。文章中提到当时最紧迫的事情就是购买食物,于是自己“佣书贩舂”以养活家人。所谓佣书是指中国古代受人雇用以抄书为业。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读书全靠人工抄书。光靠抄书还不够,年幼的男孩还得去帮助人家舂米以获取钱财。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李商隐算是一名“童工”了。就是靠着这样的工作,李家的生活艰难维持。
繁重的工作之余,李商隐依然坚持读书。不幸中的幸运是,他的一名同族叔父给了他很大帮助。这位叔父的姓名后世没有流传,因其孤傲清高又极富才学,人称李处士。李处士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对李商隐悉心指点,无所保留。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在读书作文方面进步非常大。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欣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节度使的骈文大家令狐楚。
少年时期的孤贫生活对后来李商隐的性格和观念影响很大,这些均在他的诗文中有明显体现。李商隐一生鲜有欢悦的人生经历,幼年丧父,中年丧妻,仕途坎坷。“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据说写下这首愁苦哀婉的《暮秋独游曲江》之后不久,郁郁寡欢的李商隐便病逝了。
新闻推荐
安徽望江县: 不让洪水越过雷池“半步” 新华社记者 刘方强 李亚彪 陈诺
汹涌的江水不停“拍打”着大堤,几位村民手提大包小包,行色匆匆,他们需要在傍晚前撤离。“今年的水位已经超过199...
望江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望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