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汉”变“农场主” 致富门路增多了

安徽日报 2019-12-31 07:26 大字

底气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84万人,预计今年底降至8.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6%

“瓜蒌减产了,但虾稻田收成还可以,加上40亩水库鱼,年收入有七八万元……”临近年底,徜徉在自家田头,望江县太慈镇慈湖村脱贫户龙得银琢磨着一年的收成。

昔日的贫困户,如今是村里出了名的养殖大户。龙得银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种田曾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前几年儿子生了场大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家庭陷入一贫如洗的困境。2014年,龙得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镇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建议和帮助下,2015年底,龙得银流转了10余亩土地种植瓜蒌。2017年收获瓜蒌籽1300余斤,净收入达2万元;2018年收获瓜蒌籽2000多斤,收入4万多元,龙得银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种植瓜蒌籽尝到了甜头,龙得银干劲更足了。2018年初,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他承包了100多亩水田种起了绿色水稻,还在其中6亩稻田里套养了小龙虾。为了将土地收益最大化,龙得银还在原本的瓜蒌种植基地里养起了500只鸡,成功实现了“一亩土地,两份收益”。

如今,脱了贫的龙得银正大步走在致富路上,种植养殖发展得风风火火,还带动了周边一些贫困户一起发展种植养殖。“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给我们当后盾,只要不怕吃苦,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我准备把套养小龙虾的面积再扩大一些,收入肯定还会增加不少呢!”提起未来,龙得银神采飞扬。

新闻推荐

安徽省全面消除村卫生室“空白点”

本报讯“我们社区终于也有卫生室了!”12月15日上午,安庆市望江县天河社区卫生室人头攒动,不少居民陆续来到卫生室,找医生看看...

望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望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