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蒲港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建设宜业宜居现代新城

马鞍山日报 2019-11-07 01:38 大字

七年前,伴随着马鞍山230万人民热切的目光,坐拥长江岸边得天独厚港口资源的郑蒲港新区拉开了建设的帷幕。如今,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已在长江岸边傲然挺立。

七年来,郑蒲港新区勾画出了一幅大气磅礴的壮美图画。而在这幅图画上,“绿色”是最厚重的底色。郑蒲港新区按照“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发展定位,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正确处理园区建设、城乡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区域开发的各个过程,融入城乡建设的每个细节,全面推动新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今年以来,新区把“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推进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打造生态绿色发展环境。

□文/丁刘彬 图/陶建

坚持规划引领确定生态发展总体取向

行走在郑蒲港新区,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路上总有绿树、花草相伴。在这里,绿色已不仅仅是“养眼”的视觉传达,更是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

自建立以来,郑蒲港新区以人为本,发展经济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把如何将生态优势转为后发优势,推动郑蒲港新区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课题。

坚持规划引领,推进绿色发展。新区深刻认识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开展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了概念性总规、起步区详规、土地、产业、港区等30多项规划,基本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布局规划等“多规合一”,对沿江5公里范围内3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确立了工业区、商住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4:3:3的比例,把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城市规划蓝线及绿线作为产业布局的前置条件,严格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结果进行生产力布局,努力实现生态优先、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目标。

确定水系保护生态廊道。新区根据园区内生态水网现状,确定了“廊—轴—片区”的生态框架,以长江、太阳河、姥下河、牛屯河4条主河流及其岸线为生态廊道。新区划定了包括长江沿岸西侧在内的75平方公里的禁止建设区域,1.5公里范围内为湿地及绿化带,严格限制在长江沿线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中重度化工项目。

为维护新区整体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所需要的用地面积,做到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控制,郑蒲港新区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1017.90公顷,占园区建设用地的20.36%。其中,公园绿地面积735.28公顷,占园区建设用地的14.7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

“生态发展”的总体取向确立,从此,郑蒲港新区的宏伟战略中,“生态”摆上了突出位置。每年的生态会议,更是成了总结上年生态文明建设、部署下年工作计划的规定动作。

强化责任担当 推进长江岸线综合整治

今年以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召开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郑蒲港)经济带暨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推进会,出台整治方案,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全面推进整治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月1日,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带领新区农业、林业、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负责人赴安庆市望江县调研学习,重点就林下经济模式、林木树种选择、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为郑蒲港新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沉督查,立行整改。3月6日,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带队,督查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郑蒲港)经济带建设工作。从长江水路到堤防陆路,督查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各个部位的绿化种植、水域岸线管护等工作,对实地发现的问题现场督办,下发督办单4条,同时要求责任部门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其他单位齐心协力、主动作为、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新区还出台了《长江郑蒲港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目标任务。

强化污染治理 多措并举保护好水资源

10月25日上午,在郑蒲港新区姥桥镇菱湖村陶村村民组当家塘,一台大型挖掘机正在进行沟塘清淤,这是菱湖村今年20个沟塘清淤计划中的一个。“目前已经清理完成8个,剩下的12个将于近期清理完毕。”菱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向阳介绍。

近年来,菱湖村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除了把多年的沟塘清理好,2017年以来我们还重点开展了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工作。”许向阳说,以前村民家的卫生设施非常差,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严重。2018年,菱湖村完成700户卫生厕所改造,今年已完成改厕200多户,预计今年底完成所有户改厕工作。同时,村内还在较大的村民组建成了几十个公厕,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面子”有了,“里子”当然也不能差,为了让污水不再乱排放,菱湖村积极利用政策资金,再加上自筹资金,给每个农户家都建设了污水处理池。“我们在中心村,还建起了两个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通过一管到底的方式解决了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许向阳说。随着改厕工作有效快速推进,当地村民也尝到了甜头,菱湖村中心村的汤国庆坦言现在的生活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老百姓肯定要大力支持。”

菱湖村水污染防治工作其实只是郑蒲港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个缩影。新区成立以来,通过狠抓项目环境管理、污染源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污水规划和环评准入方面,新区编制了马鞍山郑蒲港新区起步区排水工程规划(2014-2030),不断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工作,明确工业项目的准入条件,将新建、扩建项目总量审核与污染的排放量挂钩;在控制污染源排放总量方面,新区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并启动了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运行在线监测体系建设,确保所有水质达标排放。

同时,新区还重点加强对“禁养区”内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淘汰高污染企业、落实排污许可证申请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新区已提前完成西梁山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并通过验收,饮用水源地得到保护。全面完成新区污水集中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目前已完成了第二(北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并通水运行,所有道路、小区、企业全部实现了雨污分流。新区第二(北区)污水处理厂、白桥镇污水处理厂、皖江工学院污水处理站实现了“三个全覆盖”数据在线联网,确保建成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官网能够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实施一河一策 助力水清岸绿成为常态

“这几根水花生是最近长出来的,必须及时给它清理干净,否则后期对水质会产生很大影响。”10月25日上午,姥长村党总支书记夏发平和往常一样开展河道巡查时,发现中心沟内有少量水花生长出水面,“近期是水花生生长的旺盛期,所以这也是我们近期河道巡查的重点。”

回想起2017年以前的姥长村河道沟渠,夏发平直摇头。他说,2017年他刚担任姥长村的河长时,村内的沟渠垃圾遍布、杂草丛生,到了夏天,气味更是难闻,如何治理成为摆在他头上的一件大事。“刚开始老百姓不理解,很多人都不配合。有次一个村民往塘里面倒秸秆,我们去劝,对方说关你们什么事,这样的情况在当时会经常遇到。”为此,姥长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聘请了6名水面保洁员、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水面清理、制定防污染的村规民约……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效果很快就显现了出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姥长村所有的河道沟渠又恢复了水清岸绿的面貌。“现在环境好多了,水路也畅通了,我们灌溉田地也方便很多。这么好的环境,谁还好意思乱扔垃圾啊。”张方村民组张居武对于姥长村的河道整治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保护好境内的大小河流沟渠,近年来,郑蒲港新区根据上级省市河长制工作要求,制定了《郑蒲港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由管委会负责人担任县级河长的河长制工作体系,成立办事机构,编制完成新区“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参照市河长公示牌样式,新区制作更新46块区、镇、村公示牌,已陆续开始安装工作。今年以来,新区总河长带队巡河2次,牛屯河河长带队巡河5次,召开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2次,下发问题交办单17条。新区还对牛屯河堤防内外进行了3次大排查。截至目前,已经清除侵占岸线种植17处,清理固体废弃物25处,废旧船舶设施3处,清运垃圾、杂草2.3吨,清理“三网”13处、畜禽养殖8处,拆除河堤违章建筑3处。河长制的有效执行,使新区的河道沟渠环境逐渐变好,水清岸绿成了常态。

渔民退捕转产 保护长江生态再出举措

今年4月,郑蒲港新区白桥镇牛屯河渔业队的渔民朱顺金来到镇政府领取《郑蒲港新区渔民上岸安居安置房交房介绍信》。“我做渔民几十年了,在船上居住,每年都要面临涨水、恶劣天气等;能够住上安置房,不仅宽敞多了,还安全,孩子上学也方便。”朱顺金说。

渔民退捕转产,这是保护长江生态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暖民心的大工程。郑蒲港新区姥桥、白桥两镇共有姥下河、白桥、牛屯河、西梁山4支渔业队,经登记共有渔户180户496人,渔船272艘,其中在册渔船74艘,辅助船198艘。郑蒲港新区根据《马鞍山市渔民退捕转产实施方案》要求,启动了渔民退捕转产、渔船拆解工作,目前所有的拆解补偿工作已经完成。

为有效开展渔民退捕转产工作,郑蒲港新区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新区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高位推进。新区社会事业局牵头抓总,两镇为主体,实行一日一报告,一周一调度。新区有关部门还逐户、逐船走访,通过横幅、标语、发放《致渔民一封信》等方式进行退捕转产政策宣传,建立一户一档,及时摸清每个人的参保情况、就业需求、培训愿望等信息。7月17日,新区还在皖江工学院为渔民举办专场招聘会,11家招聘单位为渔民提供了364个岗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5人。同时,新区还加强与和县工作衔接,强化执法保障,成立联合禁捕巡查组,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为巩固现有渔民上岸工作成果,下一步,新区还将充实联合禁捕巡查组人员,配备装备设施,继续加大巡查力度,强化后续渔民退捕转产的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违法捕捞行为。同时,还将进一步做好渔民退捕转产就业服务保障工作。

江岸造林绿化 建设绿色和谐生态廊道

为加快实施长江沿线“建新绿”行动,助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3月12日,郑蒲港新区管委会领导班子、两镇党政班子成员、新区及两镇机关干部群众共200余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掀起春季植树造林热潮。

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是国家建设长江两岸绿色生态廊道的重大行动。新区通过建设护堤护岸林、全面实施岸线复绿、推进森林质量提升和沿线村庄绿化美化,构筑沿江连贯的绿色界面,建设和谐、共生的长江绿色生态廊道。为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打造绿色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自成立以来,新区加大林业工作力度,落实林业“三增”工作,同时积极落实林长制,推动沿线兴林护林。

为做好今年的造林绿化任务,新区及时分解了目标任务。截至目前,新区已新增造林800亩、四旁植树600亩,护岸防护林带、护堤防浪林带建设工程建设400亩、退建还林9亩、退耕还林166亩、退耕还湿900亩、湿地植被恢复面积705亩、沿线道路河渠绿化225亩,江滩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同时积极落实林长制,推动沿线兴林护林。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 培训民警

本报讯(通讯员徐志敏记者王原)10月12日,望江县公安局召开脱贫攻坚帮扶责任民警专题业务培训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明华主持...

望江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望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