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棚里的脱贫梦

安庆日报 2019-07-19 09:43 大字

30多年养鸭经验、年存栏蛋鸭21万只……望江县漳湖镇大湾村的方伟民是远近闻名的养鸭专业户。同时作为一名党员,他带着贫困户一起养鸭,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30多人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脱贫奔小康。

在望江县漳湖镇盛旺养鸭专业合作社里,方伟民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其他地方的养鸭场找我调配鸭苗和青年鸭。”方伟民说。

早在1981年,年仅17岁的方伟民便开始养鸭。那时,正是大包干时期,由于种田效益不高,加上望江漳湖水田多,养鸭环境得天独厚,他便跟着叔叔开始养鸭。从150只开始,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加上方伟民勤奋好学,养鸭5年之后,同时干起了经纪人。2005年,方伟民又开启“稻鸭共生”模式,在常规春秋两季鸭的基础上,培养出春夏秋三季鸭。到2008年,成立养鸭专业合作社,漳湖镇十几家养鸭专业户都加入进去。

养鸭专业户联合起来,互相抱团,发展不断壮大。

“养鸭分为种鸭、鸭苗、青年鸭和蛋鸭,比如赛口一户养殖户需要青年鸭,大湾一户刚好有,我就帮他们调配,起到一个桥梁作用。”方伟民说。

在“抱团取暖”的同时,方伟民的专业合作社还提供鸭苗培育、饲料供给、养殖技术指导、青年鸭回收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这种全产业链模式大大降低了合作社社员的养殖成本和销售风险。如今,合作社实现年存栏蛋鸭21万只,年销售额3800万元,净利润800万元。

有经验、有头脑、有技术,养了30多年鸭的方伟民成为很多养鸭人眼中的榜样。而作为党员的方伟民,从没有忘记党员身份,他用他的经验、技术、场地,扶持贫困户,支持脱贫攻坚。

幸福村村民曹结红欠外债30多万元,想通过养鸭脱贫,可是缺少启动资金。方伟民知道后,以先免费提供鸭子,销售赚钱后再支付鸭子成本的方式,免费为其提供了6000只蛋鸭。在方伟民的帮助下,曹结红不花一分钱,就走上了养鸭之路。

2017年,方伟民租用了一处闲置鸭棚,花了200万元改造成合作社蛋鸭养殖小区,又将其中3个大棚免费提供给曹结红。2018年,蛋鸭行情不错,曹结红一年就赚了20万元。有了信心,今年扩大规模,从4000只一下提高到1万多只。

“之前蛋鸭行情一直不好,但方老板从来不催我,从2014年到2018年,每年都无偿支持我,今年如果行情和去年一样,我就能还清外债,马上脱贫了。”曹结红说。

不止漳湖镇,赛口镇、雷池乡、皖河农场,甚至怀宁县和宿松县都有贫困户受益于方伟民这种“先养殖后付款”的扶贫模式。

据了解,方伟民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直接吸纳贫困户就业,在这种方式的带动下,共有11户贫困户30多人,实现户均年收入8万元。吸纳贫困人口直接就业4人,实现就业贫困户人均收入3万元,其中带资入股分红6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本报记者 常艳 本报通讯员 嵇奕华

新闻推荐

7月17日停电信息

城区:无江北:停电时间:07:00-10:30停电原因:维护消缺工程施工。停电范围:翠屏区金坪镇:秀才村扬江社。停电时间:07:30-18:30停电...

望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望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