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攻坚逐梦小康截至5月底 安庆市产业扶贫工程进展顺利

安庆日报 2019-06-26 13:25 大字

□ 徐竹梅 记者 杨一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力攻坚精准脱贫”被列为聚焦区域化的重点内容之一。今年以来,全市以深入推进“十大工程”,完成3.4万贫困人口脱贫、21个贫困村出列、望江和太湖2个贫困县摘帽为目标,奋力攻坚。

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截至5月底,安庆市“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进展顺利,园区建设完成99%,主体带动贫困户完成86%;开发公益性岗位316个,招募就业扶贫基地28个,帮扶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1181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项目均达序时进度。

建产业 促增收

6月18日下午1时许,在望江县华阳镇扶贫产业综合体的仓储基地内,几名工人还在作业。

龙湖社区党总支书记帅桂桃介绍,该扶贫产业综合体是华阳镇整合龙湖、莲花2个非贫困社区与计渡、磨盘、翠湖、鹤庄、清泉、陶寓、大号、司阁等7个贫困村的扶贫资金,于2018年5月底开工建设的。综合体占地面积3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

去年11月,产业综合体竣工通过验收。今年初,综合体内的所有仓储厂房全部租赁出去。每年租金收入加上厂房上的400kw光伏电站发电收益,将超过100万元。村、社区按照投入资金的6%获得收益,其中收益的30%用于公益事业建设,70%用于帮扶贫困户。

现年72岁的程根元是龙湖社区的贫困户,儿子儿媳务工的收入既要供养2个孙女上学,又要供养老人,家庭因学致贫。自产业综合体建成租赁出去后,程根元便在综合体内从事保洁工作。每天清扫园内垃圾,保持环境整洁,每月收入稳定在1600元左右。

“产业综合体解决了以往产业项目小而散、抗市场风险能力弱、扶贫资金收益偏低的问题,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发展。目前已开发保洁等企业用工岗位15个,吸纳务工贫困户8名,兜底保障无劳动力、无稳定收入、无资源的贫困户45人。”帅桂桃说。

改环境 助脱贫

陶寓村曾是望江县不折不扣的贫困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43户1246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9%,2017年底顺利出列。现如今,村内还剩40户未脱贫,其中13户为兜底保障贫困户,27户今年拟脱贫。今年以来,该村集中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有针对性地解决村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6月18日,记者在陶寓村内发现,主干道两侧每隔几米便有一盏路灯,村民组与村民组之间水泥路畅通无阻,沿路不见一片垃圾。

“今年以来,我们集中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改造维护500盏路灯,同时建设覆盖东红片3个村民组的污水处理池,开展‘危房清零’行动,清理130户危房。”华阳镇党委委员、陶寓村党总支书记周应红说,“通过这些措施,精细化持续改善村内人居环境,解决组与组之间的道路照明以及污水处理等问题,村民们获得满满幸福感,同时在此过程中开发用工岗位,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同丰组因病致贫的村民方世锁,是陶寓村今年拟脱贫的贫困户之一,对于村内的变化,他感触颇深,“村里环境和以前相比变好了许多,交通出行越来越便捷,现在外出务工更加方便,我对今年如期脱贫充满了信心。”

稳就业 巩成效

贫困户脱贫后,如何防范返贫,是今年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之一。

6月17日,宜秀区龙华村扶贫工厂内,2017年脱贫的贫困户汪夏慧正与同事分拣辣椒。

到村扶贫工厂工作之前,汪夏慧在城区光彩物流中心上班,负责装货、卸货,每天早出晚归。“骑电瓶车至少要40分钟,现在从家骑车过来也就5、6分钟。”汪夏慧说,“工作相比于装、卸货轻松了许多,工资虽然不比以前多,但是好在离家近,自己上下班方便,家里人也放心。”

龙华村党总支书记章洪阳告诉记者,村扶贫工厂今年正式建成投产,一家藕带加工企业入驻。进入6月,企业陆续将加工设备搬至工厂,目前正在试运营,已带动12人就业。1600平方米的扶贫工厂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7月底竣工,届时将带动更多贫困户和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满足企业加工需求,我们今年引进新的莲藕品种,将合作社的40亩莲藕基地作为育苗基地,同时带领贫困户和村民试种新品种。目前,从育种到种植,再到加工及销售,一个较为完整的藕带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章洪阳说,通过建立并完善产业链,让大家都参与其中,在提供就业的同时,防范贫困户返贫,行之有效。

新闻推荐

他是百姓称赞的“蹲点书记” 记望江县赛口镇金堤村驻村扶贫干部徐进

2016年,望江县赛口镇党委副书记徐进驻村来到赛口镇金堤村,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当中,工作不分昼夜,是百姓心中的“蹲...

望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望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