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变美了,村民变富了

新安晚报 2019-02-15 10:54 大字

本报讯“看香椿的长势,过段时间就可以上市了,按照去年的价格,销售收入可达100多万元!”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马自洋看着大棚里的香椿激动不已。马自洋是回民湾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1年注册开工后,带动全村46户种植瓜蒌460亩,年户均纯收入3万元。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已颇具规模,2018年又增种经济效益更高的香椿,帮助1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而且分红不低于6%。

“产业兴了,村民富了,村集体经济从以前零收入,到现在20多万,我们回民村人做梦都在笑!”回民村党支部书记刘卫东高兴地对记者说,“有了这些产业,在外打工的村民现在都想回村就业,收入不比外面低,而我们生活的环境,城里人都羡慕。你说笑不笑嘛!”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他脸上,真诚的话语打动人心。

产业是发展之本,富民之源,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物质基础。回民村立足实际、找准路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在又深度挖掘民族特色风情旅游项目,2017年底与江苏江阴市查之家旅游开发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倾力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旅游项目。目前一期投资2000万元建设环村旅游公路、景区水电;栽种200亩菊花;保护利用清真寺、回民渡江战役纪念馆,完善摩天轮周边景点,打造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旅游景区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体。“旅游综合体项目全部建成后,不用10年,村集体收入到100万不成问题。”谈到未来刘卫东笑声朗朗。

“村美民富”,回民村群众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嵇奕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六乔

新闻推荐

春节赶起“招工集”

■本报记者王逸群除夕前两天,在望江县雅滩镇镇政府广场上,由省人社厅、安庆市政府主办的大别山等革命老区贫困劳动者劳...

望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望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