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挑花:游针走线传千年

安庆日报 2018-10-15 09:42 大字

望江挑花手艺始于唐代,有一方织布有乾坤之说。作为安徽民间特色工艺,三度进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作为装饰,并多次作为礼品赠送国内外友人。然而,挑花虽美,但传承却难。望江县的王世福先生,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他几十年如一日,用挑花艺术家特有的敏锐思维、灵巧的双手,探索出了一条产、学、教相结合的新路。

据了解,望江挑花在传承发展中逐步形成挑、钻、游、织四种针法技艺。构图元素取材于生活,除各类几何图形外,常见的有花鸟、山水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劳动场景。原始的望江挑花,从村姑们忙碌的身影中,展现其头上飘忽不定的白底蓝花头巾,虽然美观、大方、耐用,但由于其花卉图案是飞针走线所刺绣,其反面的针脚线却较杂乱,很不雅观。古人罗隐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建议村姑们刺绣时不妨用针在白底布上的两面进行挑绣,并随手从身旁的柞树上折下一根针样的长刺,对着村姑们取下的头巾做演示,村姑们将这一指点默记在心,回去后便拿出针线和白布按照要求进行挑绣。

功夫不负有心人,村姑们挑绣出来的图案变得正反成趣,如同一辙,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技法渐渐地便成了望江挑花之特艺。

望江挑花除了与生俱来的“土、特、奇、古”四大特点外,还具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构图及挑、钻技巧。从特色上看,大到一个地域、一个村庄,小到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构图各有各的心智,挑、钻各有各的技巧,但终究都是凭借一根针、一绺线,在青与白、蓝与白的搭配中“游刃”。正是这门看似简单,又颇具奥妙的汉族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们一次次找到了美的感觉和享受,人们才得以为之代代相传。

然而,望江挑花虽然深受社会各界喜爱,但如何让其发扬光大,又困扰着王世福。当时,能挑花的人大多年岁已大,眼睛看不见纱;年青的又不愿学,失传、断代的状况芨芨可危。于是,王世福四处呼吁,最后,他萌生了将望江挑花推向市场的念头,在市场中寻找道路,以市场回报传承这一技艺。

王世福接触望江挑花,是因工作关系所致,加上他是学美术的,所以爱上了这一传统民间美术。为了将望江挑花的事业做大做强,他辞去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主要负责人职务,以解除繁琐的行政事务,协助相关部门成立挑花公司,开启了望江挑花以生产促保护的序幕。

为了不让望江挑花失传,望江县始终保存了部分挑花人员,可惜的是,每个人的技艺都不完全,因此,望江挑花面临的保护和传承仍然困难重重。面对困难王世福通过不间断的收集、整理、学习、研究,形成了《也谈望江挑花》著作。

由于望江挑花过去仅仅是农闲时,妇女们的手作之物,单靠口述进行传授,并没有文字记录,在省群众艺术馆和省工艺美术研究室联合出版的《望江挑花》小册子上,也是以头巾、围裙为主,找不到针法图谱,找不到更多的图案,更找不到相关的文字记载。

学美术的王世福,为拾回失传的记忆,他常年行走在鸦滩、麦元、码头等地的田间地头,耐心地找会挑花的老人、妇人请教挑花针法。

通过村民的口述,王世福回家反复演练还原,再用文字和图案予以记录。通过20多年的收集、整理、研究,他渐渐悟出望江挑花的真谛,将望江挑花的各种针法融会贯通。

2013年,为方便望江县小学生了解、学习望江挑花,王世福撰文《谈谈望江挑花》,刊登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望江挑花》小学读本上,并提供图解和插图80余幅,使望江挑花的技艺80%被完整还原记录。

通过推动“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把望江挑花非遗项目传承内容编成教材,作为高一、高二年级文化艺术类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创建了展示挑花完整流程和工艺成品的陈列馆,将望江挑花的保护、传承、研发、销售建成一条龙体系,形成“非遗”进校园多方共赢的局面。

周梦颖胡玉堂

新闻推荐

望江特种水产养殖 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望江县武昌湖特种水产良种场立足渔业生产技术优势,加大名优特水产品种苗研发和繁育力度,为全县广大渔业养殖户和水产养...

望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望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