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播种致富好前景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7-17 20:03 大字

凌晨4点不到,伴随着第一声鸡鸣,望江县司阁村二组贫困户周胜夏就忙开了,前一天从地里摘下的瓜果蔬菜,他要一一捆好装车。一切收拾妥当后,他和妻子两个人坐上三轮车,在晨曦的微光中驶向10公里开外的城区农贸市场。

到达摊位后,夫妻两人顾不上擦汗,连忙下货、称重,批发给附近的蔬菜商贩,挣完每天的第一桶金,人群散去之时,天才放亮。周胜夏看看手表,六点整。他跳上三轮车,准备赶回家给5亩大棚蔬菜施肥。妻子则留下来,零售剩下的蔬菜。

跟着老周走完这一趟,笔者已汗流浃背。而这样忙碌紧凑的日程安排,对于老周来说只不过是这四年来已形成习惯的每一天。四年前,因为没有技术、家中还有女儿读书,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家庭的开销,最困难的时候只能以借钱为生。自此,老周就一直想着怎样早日甩掉“贫困户”的帽子。

眼前的十个大棚,是老周的聚宝盆,“上半年种茄子、辣椒,下半年种萝卜、娃娃菜,一年下来每棚能挣七八千块钱。 ”身材瘦小的老周轻松地跳过一米宽的水沟,从对岸架起木桥招呼笔者过去。 “四年前,我东拼西凑了一点钱,搭起了几个简易棚。一开始没技术、没经验种不好,我就对照着种子包装袋上面的种植办法,一边学习一边尝试,不懂就询问附近的大户。村里也安排了干部来指导。现在我可是种植大棚蔬菜的专家咯! ”在一旁的村干部介绍说,2017年岁末的那场特大冻雨,愁坏了不少农民,但老周却凭着多年的丰富经验,经过几天的生产自救,10个大棚均未受到损失。

2016年,已发展了5个大棚、生活有较大改善的周胜夏主动向司阁村申请了脱贫,并在脱贫之后借助政府支持又陆续建起了5个大棚,向着更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吃苦耐劳的父亲是女儿周丽君的榜样,“虽处于贫困,但志向不能短,决不能被贫困打倒。 ”去年底,丽君通过公务员考试,被六安市政府录取。

(童慧慧)

新闻推荐

赛口镇“爱心超市”人人参与扶贫

今年以来,望江县赛口镇创新“爱心超市”党建品牌建设,全方位调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人人参与扶贫,人人争当扶贫工...

望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望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